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实验教学档案的建设与应用洪湖市装备站薛忠义(433200)一、实验教学记载单的设计与应用从1983年开始,我们市中小学实验室就使用了荆州地区统一制定的“五册一单”,即实验教学情况记载册,教学仪器借还登记册,仪器损坏赔偿记载册,仪器报废记载册,危险药品...  相似文献   
2.
安全生产是化工企业的重中之重,提高学生安全素养是安全生产的前提。高职化工专业的安全教育课程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从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思想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方略、楞经20年的思想演进,从重视民主和法制建设,规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经倡行政治体制改革,强调以法治代替人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法治国到十五大最终确立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国家的方略,从而实现了治国方略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可以概括为3步:第一步,经由新民主主义达到社会主义,第二步,制定并实践“一化三改”总路线,第三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可以概括为三步:第一步,经由新民主主义达到社会主义;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权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把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保证。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乃是共产党赖以实现革命转变并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第二步,制定并实践“一化三改”总路线;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成功地走出一条具有中国新鲜经验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第三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目标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这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宏伟构想。  相似文献   
6.
当今专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通过对辽宁省专利保护与管理工作状况的分析,总结归纳了辽宁省专利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1923年爆发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凝结于此次大罢工的二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红色资源。二七精神内蕴无比强大的革命动力、无上崇高的革命信仰、顽强斗争的革命力量、坚强果敢的革命气魄。新时代传承二七精神,是夯实革命理想信念的基石,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保障,是弘扬斗争精神的路径,是把握团结奋斗的需要,是赓续红色血脉的依托。  相似文献   
8.
9.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丰富的案例材料为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为依托、以调查研究为开展和推进教学工作的基础平台、以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为根本、以高校的制度安排为保障、以混合教育模式为基本模式框架,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整体架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开展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宪政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是我国新民主主义宪政的伟大开拓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宪政进行了五次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就具有了雏形.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和实践有了初步模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许多著作中深刻阐述了关于新民主主义宪政的思想,在实践中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制定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抗日战争胜利后一段时期,毛泽东与中共中央对和平宪政作了有益的探索.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已经成熟,突出标志就是<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发表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和实施.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宪政学说,是中国宪政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