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在全国高中物理使用的一本教材中[1],笔者对教材的第166页,光学部份插图18-10有一些看法(图1),笔者认为该图有明显的错误,因此提出来与各位同仁们共同商榷,以期弄明白正误,不足之处欢迎指教。1教材插图存在的问题我们知道薄膜干涉是同一束光照射到同一薄膜的两个侧面的反射光相互叠加的结果,由于是同一束光反射的,这两列反射光满足相干条件。如果是液体薄膜,由于重力作用会使薄膜形成上薄下厚的情形。这样来自两个侧面的反射光,如果满足光程差是波长整数倍,即δ=kλ(k=0,1,2,3…)则形成明亮纹,如果满足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即δ=(2k 1)λ…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居住环境--地球不断变暖,南、北极的冰川不断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人类对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所导致的地球变暖现象越来越重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有必要让同学们认识温室效应现象.  相似文献   
3.
薛花亮 《广东教育》2003,(12):28-28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是高中物理重要实验之一。如图-1即为现行高中教材中该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实验中,由于提纸带手的颤动,实际上很难打出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的纸带。通常情况下,学生选取相邻点距离接近2mm的纸带,把相邻点接近2mm的第一个点作为计时起点o(在此点前面还有很多密集点),如图-2所示。这与教材中要求打出的纸带上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不一致。笔者采用的改进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在加高铁架台的上端水平固定一水平横杆,在水平横杆上套上一个带细绳套的夹子,再在水平横杆上固定一重锤线。这里的加高铁架…  相似文献   
4.
1 发明莱顿瓶的历史回顾 莱顿瓶是一个玻璃瓶,瓶里瓶外分别贴有锡箔,瓶里的锡箔通过金属链跟金属棒连接,棒的上端是一个金属球,这就构成以瓶子玻璃为电介质的电容器。它最初是由莱顿大学的马森布罗克在1746年发明了的,所以叫做莱顿瓶。当时发明它的目的是为了贮存电荷,相当于现在我们所说的电容器。在发明之初,欧洲很多学者利用莱顿瓶做了大量实验和游戏,曾轰动了整个欧洲。  相似文献   
5.
薛花亮 《物理教师》2006,27(2):42-43
我们知道薄膜干涉是同一束光照射到同一薄膜的两个表面的反射光相互叠加的结果,由于是同一束光反射的,这两列反射光满足相干条件.如果是液体薄膜,由于重力作用会使薄膜形成上薄下厚的情形.这样来自两个表面的反射光,如果满足光程差是波长整数倍,即δ=nλ(n=0,4,2,3…)则形成明条纹,如果满足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  相似文献   
6.
薛花亮 《广东教育》2007,(10):41-42
一般所做的温室效应的实验都是在太阳光下进行的,其缺点是历时较长(30分钟以上才开始有温度变化的现象,并且变化相当缓慢,差不多一个实验要做一个上午),并且受天气影响较大。为此我们想到能  相似文献   
7.
1发明莱顿瓶的历史回顾莱顿瓶是一个玻璃瓶,瓶里瓶外分别贴有锡箔,瓶里的锡箔通过金属链跟金属棒连接,棒的上端是一个金属球,这就构成以瓶子玻璃为电介质的电容器。它最初是由莱顿大学的马森布罗克在1746年发明了的,所以叫做莱顿瓶。当时发明它的目的是为了贮存电荷,相当于现在我们所说的电容器。在发明之初,欧洲很多学者利用莱顿瓶做了大量实验和游戏,曾轰动了整个欧洲。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高中物理使用的一本教材中,笔者对教材的第166页,光学部份插图18-10有一些看法(图1),笔者认为该图有明显的错误,因此提出来与各位同仁们共同商榷,以期弄明白正误,不足之处欢迎指教。  相似文献   
9.
薛花亮 《物理教师》2007,28(11):31-31,34
1以往实验存在的问题为什么早上太阳刚升起来时看起来又红又大,而中午看起来又小又白,以及晴朗的天空为什么看起来那么蓝,有很多人从书本上知道这是由于太阳光的散射造成的.但对其造成这种现象原理却知之甚少,更是缺少这样的实验来进行有效地验证,人们好像有一种被迫接受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种演示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居住环境一地球不断变暖,南、北极的冰川不断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人类对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所导致的地球变暖现象越来越重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有必要让同学们认识温室效应现象。为此我们设计一了个实验,其目的是使同学们对温室效应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下面简谈一下温室效应,并对我们设计的演示实验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