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验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验式学习在国外已有广泛的实践和理论基础,最近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也开始了试验。探析体验式学习的发展历程、特点、理论模型及其给我们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启示等问题,并结合小学语教学中的试验,认为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创设情境和观察反思两个阶段很重要,并确定了相关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师书面反馈的有效性,本研究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师书面反馈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中教师的英语作文书面反馈体现出采用纠错性反馈的频率高,较多关注语法和语言使用的指导的基本特点;大部分学生重视教师书面反馈,但学生对教师书面反馈的满意度和利用还需进一步提高;教师写作反馈对于提高学生写作信心、表达准确性以及整体写作水平都有一定帮助;学生最重视的是词汇、语法方面的反馈;最受学生欢迎的反馈方式是纠错性反馈和教师的书面反馈;学生希望教师在作文反馈中多一些正面评价。  相似文献   
3.
袁志芬 《广东教育》2005,(10):29-29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问题。行动研究以其平民的性格.实践的取向赢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的认同.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由于认识层面和政策引导等的失当,现实中的行动研究出现了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4.
5.
清晰准确地把握微型课程概念是进行微型课程研究和实践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对微型课程内涵的界定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视角:学科视角、校本课程开发视角和信息技术视角。不同的视角对微型课程内涵有不同的界定,所指向的课程问题和课程实践也不尽相同。准确把握微型课程的外延.需要了解微型课程所具有的特点,同时还要明确微型课程的决策和开发主体,理清微型校本课程和学科微型课程的关系。同时。要准确把握微型课程的概念,还需要厘清其与微课程、微格教学及校本课程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6.
家庭治疗在中国内地学界还是一个出现频率颇低的术语,而中小学生的偏差行为则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字眼。当我们把两者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尝试去解决困扰教师和家长的各种偏差行为时,我们看到了某些神奇的变化和效果。这些变化和效果为学校教师提供了专业帮助,为家长们排忧解难,更为我们增添了信心。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家庭治疗的理论框架里,中小学学生偏差行为的成因变得十分清晰和透彻。在我们看来,家庭治疗理论对孩子的问题行为的理解独到且更为合理,我们相信以家庭治疗的理论为依据来处理中小学生偏差行为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我们愿意和同行分享我们研究的心得。  相似文献   
7.
研讨课是校本科研的重要载体,在校本科研实施过程中发挥着深化校本科研理念、构建校本科研策略、形成过程性研究成果等作用。合理地组织与实施校本科研中的研讨课,需要根据课题的研究内容规划研讨主题,根据研讨主题设计相应的教学评价;也需要执教教师在设计教学之前进行独立钻研,对研讨主题形成个性化理解,并把这种理解转化为教学实践。此外,还需要注意把握研讨课的评价标准、保证研讨课特有的品质、使研讨课与校本学习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深入研究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是成功地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本文以粤北乡镇初级中学为例,阐述了农村学校实施新课程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加强校长对新课程实施工作的参与与支持,开展校本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开发和运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9.
1 档号不统一。可读性差。譬如:档号是一份归档件的惟一识别符号,它在档案管理软件中起着关键字段的作用。在档案管理软件中,档号对该软件的通用性、检索的查准率、查全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种软件的通用性、查准率、查全率正是衡量该软件质量及可推广性的重要指标。目前,已经推广的几套管理软件中就存在档号不统一、可读性差的问题。通过制定标准,树立全局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育界备受关注的问题。行动研究以其平民的性格、实践的取向赢得了广大教育工作特别是一线教师的认同,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由于认识层面和政策引导等的失当,现实中的行动研究出现了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