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袁水英 《教书育人》2001,(21):18-19
一、新型的课堂应是情感交流的课堂,保持“乐学”的内在动力新型的课堂应当是情感的课堂,它要突破单纯注重知识与智力的局限,把培养积极的学习情感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为此,课堂本身必须是热情洋溢,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由只提要求到多给关怀,由强调苦学到营造愉悦,由单向知识传授到双向感情交流,由一味指责失误到千方百计让学生品尝成功,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枯燥感和厌学情绪,激怒起他们对学习和向往与追求。俗话说:“舍却陶冶无好课”。同样离开环境无激情,离开激情无创新。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政治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在课堂上教和学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预定的教学设计,任凭课堂上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计做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定答案为止,课堂于是成了“教案剧”演出的舞台。尽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也十分关注动态生成了,但仍有不少教师简单机械地解读“生成”,从而将“预设”完全摈弃,在“放羊式”的课堂里偏离了教学目标,偏离了文本,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围绕着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开设,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到同时关注学科间联系及懂得科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师的这一上述变化,反映了时代…  相似文献   
4.
一位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带来愉快的人呢?”智者微笑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细细品来,颇有一番感悟在心头涌动。如果说智者的四句话里蕴藏着无限为人为事的道理,那么,这四句话中也同样蕴藏着作为一名教学者在新课程理念下所应具备的“修为”。  相似文献   
5.
曾几何时,我们为"情境创设的多维翔实、环节预设的精雕细琢、媒体运用的新颖奇特、课堂提问的激情澎湃"而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6.
反思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自学习、自我监控和自我估计的学习,这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理念,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反思动机的激发、反恩契机的把握、反思方法的训练、反思习惯的养成等是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学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袁水英 《中国教师》2007,(10):10-12
<正>一位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带来愉快的人呢?"智者微笑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第二句话是,把  相似文献   
8.
曾几何时,我们为“情境创设的多维翔实、环节预设的精雕细琢、媒体运用的新颖奇特、课堂提问的激情澎湃”而津津乐道。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不能不看到,有的教师抛开文本随意拓展,在朴素的课堂中大加“工艺”,实在的目标非要用空洞的辞令来套用,有效的教学情境非要用精美的图片来装饰,简单的板书非要用复杂的电教手段来替代,……如此这般,使课堂教学变得浮躁而复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