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记者:本期杂志刊登了一个真实的案例,是一.个孩子成年之后回忆她小时候写字慢所遇到的困惑。请您从专家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孩子的问题。刘:她只是写字慢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记者:只是写字慢。刘:孩子在“书写”过程中的问题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笔迹问题”,实际上是书法写不好,表现为写字歪歪扭扭,字不能写到格子里,写字不准确,字形难看。存在这样问题的孩子一般思维能力没有问题,如写作文在构思或语言表达上正常。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字写得特别慢的现象。如果写快了就会龙飞凤舞,不成样子。他们经常发生的错误是别字连篇,如经常搞混…  相似文献   
2.
前些天看到了一篇名为《儿子的委屈》的稿件,是一位名叫余平的作者寄给我们的,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     
经常听到父母说自己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做题和考试的时候马虎”、“写字磨蹭”等等,父母在诉说这些问题的时候,常常会做出如下的总结:你说他怎么就不知道努力呢?他怎么就是不改呢?总之父母认为是孩子的学习态度有问题。我们不否认有些孩子的行为确实是由于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4.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George Smith Patton)(1885-1945):美国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率第三军团横扫法国进入德国(1944-1945年)。他阅读不好,在上西点军校之前,他妈妈读给他听,上学之后,他付钱给同学让他们读给他听。有人认为由于他不会阅读所造成的社会情绪问题是他在二  相似文献   
5.
说到用语言教育孩子还是用行动教育孩子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父亲带着孩子去参加儿童攀岩比赛,父亲是个攀岩爱好者,儿子的身体素质也不错。比赛时父亲站在场外不停地给儿子喊加油,儿子也能清晰地听见父亲的声音“别紧张!”“快一点儿!”“别害怕!”可是最终儿子还是输掉了比赛。事后孩子对他的父亲说:“其实当时我一点儿也不紧张,也不害怕,可就是不知道哪一个支点最有利于继续向上爬,而且手指头在岩壁上怎么也使不上劲。由于没选好支点,最后脱手了,才会输给对手。”父亲听后有些遗憾,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水泥土处理有机质含量高的淤泥质土不理想的工程实际,提出添加少量砂作为添加剂与水泥土共同工作,形成水泥砂浆土。对水泥砂浆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试验,探索不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力学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上初中的时候有一门课程叫做“生理卫生”,我们只学到新陈代谢就中止了,之后便再没人对我进行过性教育,最多就是长辈、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照和提醒,这其中也没什么科学的、正确的指导。等到我二十多岁大学毕业时,对于两性的了解几乎是零。刚参加工作时,单位里热心的老同志们都爱给我“介绍对象”,他们一定认为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参加工作就是进入了社会,组建家庭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谓的那些“对象”人选是根据我的年龄、相貌、学历、家庭环境而定的,而对我的生理及心理成熟的程度,估计大家是用肉眼观察的,如果说没有一点儿理性分析也是不…  相似文献   
8.
孩子是假期生活的主体,他们对这么一个长长的假期有着怎样的期待?什么样的假期生活是他们喜欢的、期望的?父母给孩子们安排一个成功的假期不能不听听孩子们的意见。为此我们采访了北京市羊坊店五小的部分学生。他们的心声也许就是您孩子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又要到暑假了,面对暑假,孩子有孩子的愿望,大人有大人的计划。孩子们的假越来越多,父母和孩子却越来越累。假期到底应该干什么?这似乎是一个老话题,却又是一个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讨论来讨论去,其实我们应该回归到“学校为什么要放假”、“学校放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样的问  相似文献   
10.
提起爸爸妈妈的唠叨,孩子们有着各自的看法。很多父母的注意力都聚焦在孩子的屡教不改上,至于那些重复的、不起作用的说教,有没有想一想是为什么呢?看看孩子们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