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1.
高校贫困大学生是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存在一些心理不和谐问题。培养大学生心理和谐,需要在优化校园和谐环境、完善贫困生多维资助体系、重视心理和谐教育方面作为着力点加强和完善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和谐品质的培育机制。积极吸纳庄子心理和谐思想,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身修养与人生境界,以此为核心与主线去构建与完善心理和谐品质的塑造路径,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2.
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事关国家振兴、社会稳定,关系到学生、家庭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也关系到学校发展。因此作为高等学校,要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要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同时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创业素养是素质与修养的统一,但由于受社会环境和创业教育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创业素养相对薄弱。面对这一困境,我们可以通过政府、高校和家庭层面创设良好的创业环境,从调整课程设置和建设教师队伍两个方面建立良性运行的机制,同时倡导项目化、模块化以及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国家大力主张大学生自主创业,特别是到农村去创业。这一政策有利于改善农村现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对大学生个人的前途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现状,提出了大学生在农村创业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就业服务机构不完善、就业指导队伍专业水平不高、就业指导模式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就业工作评估制度不完善.加强高校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应增设就业服务机构和增加就业设施、促进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创建多元化就业指导模式、提供高效的就业信息服务、全面开展对贫困生"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创新就业工作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6.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有利于学生设计职业生涯,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毕业生的健康心态.目前,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职业指导人员综合能力不强,指导方式方法欠缺,职业课程教学缺乏实效性和实践性.因此,要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从而推动大学生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受高校扩招、产业结构调整、人才需求错位等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日趋严峻。高校就业工作,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高校教育改革,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大力加强学生能力、技术、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综合竞争力;完善高校就业管理机制,全程渗透就业指导,人人参与就业工作;加强就业服务及设施建设,健全信息网络平台,拓宽就业渠道,科学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探索就业工作新思路、新渠道,千方百计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