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5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世纪下半叶,审美教育成为美国音乐教育的主流,它的核心是为了情感而教育,具体表现在:音乐是人类情感形式的符号表现,情感成了音乐教育的基础;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激发与培育学生的情感;培育情感的途径即通过审美认知,这种认知以音乐的审美品质为基础;情感的最高形式是审美体验,学生通过获得审美体验从而洞察生命的深层意义,最终提高并丰富了学生的生命质量.审美音乐教育的情感核心体现了20世纪上半叶"音乐为了每个孩子"到下半叶"音乐为了人类的情感"的转变,为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音乐教育形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当其他地方的学校和家长逼着年幼的孩子更早地读书、写字和在互联网上冲浪,以便为竞争日益残酷的全球经济做准备时,丹麦、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的孩子却另辟蹊径——走向树林深处,走进森林幼儿园。由丹麦家长始创所谓森林幼儿园,即主要在户外(通常是在森林里)进行教育的幼儿园,被喻为"没有天花板和围墙"的幼儿园,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丹麦。当时,一位叫艾拉·法拉陶(Ella Flatau)的全职妈妈每天带着她的两个学龄前的孩子到森林里去散步,偶尔也有邻居的孩子一起同行。后来,同行的孩子的妈妈  相似文献   
3.
在德国,如果你问一个4岁的儿童他上幼儿园了没有,他的回答是:"我不去幼儿园,去树林里!"别诧异,你只是遇到了就读于德国1500多所森林幼儿园的数以万计儿童中的一员而已。曲折的发展历史德国的森林幼儿园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欧洲国家中,德国的森林幼儿园发展最为迅速,规模也最大。1993年,德国第一家森林幼儿园成立。之后,森林幼儿园便像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有趣的是,德国的第一所和第二所森林幼儿园并非从一开始就得到政府认可的,政府只是同意它们试办,并要求这些幼儿园必须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下半叶,审美教育成为美国音乐教育的主流,它的核心是为了情感而教育,具体表现在:音乐是人类情感形式的符号表现,情感成了音乐教育的基础;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激发与培育学生的情感;培育情感的途径即通过审美认知,这种认知以音乐的审美品质为基础;情感的最高形式是审美体验,学生通过获得审美体验从而洞察生命的深层意义,最终提高并丰富了学生的生命质量。审美音乐教育的情感核心体现了20世纪上半叶“音乐为了每个孩子”到下半叶“音乐为了人类的情感”的转变,为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音乐教育形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影响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三次会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得到蓬勃发展。其中有三次会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们分别是耶鲁音乐教育研讨会、唐哥伍德会议、多元文化研讨会。耶鲁研讨会和唐哥伍德会议为建立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打下了基础,对六十年代后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和教育内容的改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九十年代的多元文化研讨会则打开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新的局面,使音乐教育进入新的阶段,并反映了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的倡导,即:实践音乐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6.
"莫扎特效应"的"效应"局限——兼论儿童音乐教育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江梅 《教育学报》2007,3(6):40-43
"莫扎特效应"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自出现之日就引起了科学界、政界、教育界乃至商界的强烈兴趣,但也一直处于争论之中。至今,它的可靠性还没有得到确认。在科学界,认知心理学的最新实验研究和探讨表明,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它的可靠性。在教育界,它引发了音乐教育的价值问题,也应谨慎地对待。从音乐的本质来看,音乐是人类多样化的实践,也是人类内在的生命冲动和需求。因此,音乐教育的主要价值不在于为其他学科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而是呵护儿童的音乐灵性。  相似文献   
7.
8.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童话的基本特点有: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编写;有独特的修辞手段,如象征、比喻等。对于处于人生早期的儿童来说,他们富于幻想,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好奇,没有明确的主客体概念,认为万物有灵,如认为周围的一切都像自己一样,既会高兴也会哭鼻子,也会肚子饿和口渴。因此,儿童有自己的独特认识世界的方式。为了帮助儿童认识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就要创造一种既适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又利于他们的发展的中介。童话的本质及其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正好可以起到这样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学者刘晶波、张博、哈依霞等人的研究表明,幼儿园中教师与幼儿的交往(简称师幼交往)中,教师占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在师幼交往中的作用也是主导性的。目前幼儿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对师幼交往的忽视及师幼交往双方地位不平等——说明教师的关注与师幼交往的质量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一、研究的问题及方法 师幼言语交往指教师与幼儿之间进行的口头交往,它是幼儿园师生交往的一种主要形式。本研究中的师幼言语交往,特指教师与个别幼儿之间进行的言语交往。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期望发现“进行着”的、情境中的师幼言语交往的影响因素。研究在桂林市两所幼儿园进行,一所为区级示范幼儿园,另一所为市级示范幼儿园。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