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最重要、最迅猛的发展趋势,它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各国的政治、经济、化等许多生活领域。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化向我国的大举挺进,深刻地影响了并还将继续深远地影响着我国青年价值观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对西方化的反思和对青年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已成为我国当前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顶岗支教是近年来我国高师院校在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上的探索与创新,它把师范生置于准教师岗位,既增加了实习生实践锻炼机会,又通过实习生置换顶岗让原教学岗位教师获得宝贵的培训学习机会,从而  相似文献   
3.
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学校及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等。本土化是乡土课程资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乡土课程资源在课程建设中所处的地位非常突出。海南拥有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教师也在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但以“学校”为主体的开发还没有上升到意识层面;开发方式单一、制约条件较多;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建设富有特色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还停留在低水平阶段。因此,大力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挖掘海南乡土课程资源的教育和教学价值,不仅是创建本土化的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所必需的,而且还能加快海南基础课程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白玉蟾是宋代丹鼎派的著名道士。他把道当作最高的精神实体,认为虚无是道的起始阶段,修炼就是要达到道的境界。由于道蕴藏于人心中,要达到道的境界,心须做到无为。他主张内丹说,排斥外丹说。认为内丹修炼即是专气致柔,而不是导引等。白玉蟾的道教思想是隋唐至两宋时期道教内丹说发展的总结,在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陈序经的教育思想是他的文化思想的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全盘西化。陈序经把教育的现代化与中国化对立起来,揭示对“国情”的动态性质,抨击教育的复古现象。但陈序经把现代化等同于西化,把中国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是片面的。陈序经的海南情结体现在他对发展海南教育的重视,认为教育是海南发展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6.
民俗属于文化的低级形态。人的现有素质不仅受到文化的高级形态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文化的低级形态的影响。后者的影响更加显著。在海南的民间生活中,神灵赐福观念、宗族观念有着较大的影响。这种民俗观念与精神文明建设是不相协调的。我们必须通过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控制来推动民众心理的改变。提高人的素质,最重要的是增强人的科学理性精神和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与儒家道统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多元的 ,其中儒家、道家与墨家的价值意识是对立的。道家随顺自然 ,儒家推崇伦理 ,墨家则崇尚功利。儒家从中蕴发出以伦理为核心的道统思想 ,坚信人性本善是它的内在根据。宋明理学还规定了道统思想的基本内容。但宋明理学把道德意识客观化的做法必然导致道德异化。儒家内在超越是以其仁心本性作为它的人性基础的 ,这样它就不得不把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合而为一。我们可以通过对儒家道德主义的批判而把它整合为现代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的思想由改良而向革命,在政治生涯的起始阶段,他的美国观对他影响不大。而宋耀如受到美国文化的十年影响。在孙中山的思想发展过程中,宋耀如的美国观有直接影响。孙中山在转向革命共和之后,提出三民主义,并把三民主义与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结合起来,作为革命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9.
“三个面向”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这一改革涉及到高等教育的行政体制,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改革目标之一就是增加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在改革中,师范院校必须为将来向综合性大学转换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丘浚主张,学校之教,德行为先,其目的是要做到诚;变化气质是学习的最终目标,立志是变化气质的关键;文章关乎气运之盛衰,气运即精神风貌;经籍图书建设是万年万世之事;“道德一,风俗同”是教化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