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毛泽东诗词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即具有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形成这种民族特色的一个主要原因,乃在于毛泽东诗词是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沃土之中的。有鉴于此,本文拟着重探讨一下毛泽东诗词在“以故为新”方面的成功经验,藉以展示毛泽东诗词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2.
清代赋论提出了赋家的道德、学问、艺术修养与赋品的关系问题。他们认为人品与赋品有时是统一的,有时是背反的,需要针对特定作家作品具体分析。强调“要作风雅之赋,先作风雅之人”,“赋的根柢工夫,不在赋内而在赋外”。在艺术修养方面,提出了“清秀、洒脱、庄雅、古致”四种审美品格,对古理论家姚鼐的“阳刚阴柔”之说,有所补充。研究清代人论“赋家的修养与赋作的品格”问题,不仅可以丰富我们对清代学理论批评史的认识,而且对当代艺学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癸辛杂识》别集上详载由宋入元作家方回的“秽行”,而后世多从其说。《四库桐江续集提要》云:“回人品卑污,见于周密《癸辛杂识》者,殆无人理。”方回在《元史》无传,清人曾廉修《元书》曾为方回立传,然所据材料、所持观点亦不出《癸辛杂识》。明代都穆《南濠诗话》载有人尝欲为方回辨诬,但因未列证据,故反被四库馆臣所讥,斥为“其说荒唐,殆不足辨” (《四库癸辛杂识提要》)。笔者曾将《癸辛杂识》所记方回事同其它元人对方回的评论及方回自述生平详加比勘,见若干牴牾未合之处,故不避“荒唐”之嫌,择要考辨如次,以求还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格高,是江西诗派创作和品评诗歌的首要标准。江西诗派的总结定论者方向在评论杜诗时曾说:“格高、律熟、意奇、句妥,若造化生成为此等诗者,非真积力久不能到也,学诗者以此为准。”(《狂夫》评,《瀛奎律髓》卷二十三,以下简称《律髓》)可见,“格高、律熟、意奇、句妥”,便是江西诗人心目中的杜诗,也是他们所希望达到的诗作标准。江西诗派的第二号人物陈师道曾说:“今人爱杜甫诗,一句之内至窃取数字以仿象之,非善学者也。学者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珊瑚钩  相似文献   
5.
元好问编选《中州集》的宗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元之际的著名作家元好问不仅写作了脍炙人口的《论诗绝句三十首》,而且编选了一部博大精深的金诗总集——《中州集》。如果说,《论诗绝句三十首》反映了元好问对历代文学遗产的清理和认识的话,那么,《中州集》就反映了他对金代诗学的全面总结。金朝是我国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起来的王朝,金代文学是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在清代郭元钎《全金诗》尚未问世之前,元好问编选的《中州集》一直是集金诗最全的总集,作为当代人编当代诗,具有极高的文学史料价值。为了总结金代文学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元好问编选《中州集》的宗旨进行一番认真的探究,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中州集》全名《中州鼓吹翰苑英华》,又称《翰苑英华中州集》。据元好问《中州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对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研究,不外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作历史的、纵向的研究,一是作平行的、横向的研究。前者主要是通过对史料的考察,追踪一个范畴从哲学领域、政治伦理领域进入文艺学、美学领域的来龙去脉,进而研究它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作家手中的演变轨迹,试图最终写成中国古典美学范畴史。后者则主要通过对一范畴在某部著作或各部类文艺领域中的运用实例作比较分析,归纳出该范畴的各别  相似文献   
7.
宋金元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成熟阶段。在此阶段,各种传统文艺部类,诗文词、戏曲小说、书法绘画等等,皆臻于完善;与创作的发展相应,许多文艺审美理论范畴、命题,也得到详尽的阐释和充分的运用;各种文艺美学思想、各种文艺流派互相竞争,炫奇斗胜;各种文艺批评样式,应运而生,不仅诗话、文话、词话、书论、画论,林林总总,充斥艺坛,而且赠序书跋、笔记小说之中,也有不少闪烁着审美之光的真知灼见。面对这无比丰富的美学遗产,以往的研究多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虽然重点突出,但乏全面系统,似亦无庸讳言。本文拟对宋金元时期各文艺部类的重要审美理论作一次概略的巡礼。姜白石有云:“人所易言,我言寡之。”东坡、沧浪,拟一笔带过;若干中小美学家,将得以展现出他们绰约的丰姿。让我们从宋代社会说起。  相似文献   
8.
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和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共同发起和主办的中国古代美学研讨会于4月16日至20日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约八十名代表,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充分而深入地交流了学习研究心得,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研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现状的估计:一些同志认为,近年以来的中国古代美学研究,已经走过了蹒跚学步的艰难历程,进入了欣欣向荣的崭新阶段;取得成绩的标志是: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出版了二  相似文献   
9.
中国诗学审美命题是表达诗学范畴之间意义关系的理论命题。本文运用理论与作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涉及审美发生学、作品构成论和接受美学的六大审美命题,对于深入把握中国诗学审美理论精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陆机(261—303)是我国魏晋之交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是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家,也是一位提出了不少新鲜见解的美学思想家。钟嵘《诗品序》说:“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陆机正是以他的美学思想、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实践,在晋初的文坛上居于领袖的地位。陆机的创作十分丰富,尽管年代久远,亡佚了不少,但传世的作品仍有十卷之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