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导入新课先让计算机在屏幕上显示如下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出直线和线段。此后,指出像圈三这种线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它叫做“射线”。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发展小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当前小学数学教改的课题之一。几年来,我们以数学为载体,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创设良好的思维机会,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 一、在迁移中,训练学生归纳、推理思维 迁移重要的任务是为学生探索新问题作好铺垫。教师在提供的迁移材料中,若能抓住知识相互联系着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思维是逐渐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怎样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抽象思维发展呢?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现介绍如下; 一、建立表象与语言训练相结合。运用“建立表象与语言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对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络条件下的学生数学建构性学习,是以学为中心,强调创设情境并使学生进入情境;强调运用多种学习资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进行问题探究;强调学生间的协作学习;强调学生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强调学生进行意义建构。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探索发现,发展对信息的收集、整理、  相似文献   
5.
一、利用电化手段看图识数带动会话一年级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较弱,说话常常有不完整的毛病,往往只说半个句子或用动作代替,针对这一情况,教学时要注意学生口语的训练和培养。例如,在开始教“1”时,就要求学生用“1”看图识数说一句话。由于年龄特点,儿童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他们不能正确运用量词,喜欢用“个”作单位。因此,充分运用幻灯投影,自制色彩鲜艳,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单片或活动片进行投影,让学生根据投影中的事说话。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纠正不足之处,引导他们说出一句完美的话,如“河里游来了一只小  相似文献   
6.
"创设情境"已流行为教学中的一种方式。这种"流行"与近几十年来的理论发展有关,更与新课程的价值导向有关。这的确是件好事。很多教师通过"情境"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供攀爬的支架,课堂因此有了生气,有了效率。但是,有的教师在备课中为创设情境,寻找素材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却忽视了"备数学""备学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多媒体计算机和具有多种特性的Internet网络、通信技术涌进课堂,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知识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数感有内隐的特点,但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它是数字、数位、计数单位,数的大小关系等整合而成的产物。教学时,可以以认数学习为载体,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拨珠数数、读数写数、收集交流、猜测调整等数学活动中,获得深刻的体验和感悟,使数感逐渐生长起来。  相似文献   
9.
10.
以人为本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及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为学生设计出有利于他们个性发展的课程。通过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自尊感、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让学生的个性在深度上获得充分发展、广度上获得多元发展、整体上获得和谐发展,在与周围的环境(包括人、物、氛围等)的交互中实现共生发展。同时有效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课程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