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博渊 《教育》2006,(8):61-61
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一家幼儿园,一个小朋友感冒了,直流鼻涕,但老师说没有关系,感冒的孩子带点小病毒,可以提高其他孩子的免疫力。还有,大冬天里,孩子们衣着单薄,冻得小脸儿煞白,老师和家长都漠然处之,不以为意。这种情况在我国任何一个城市都很难见到。如果说他们对孩子缺乏爱心,那完全是误解。西方人还保留着某些古风,在他们的集体记忆里,孩子十二三岁就该在马背上驰骋,放牧、迁徙、打仗。所以他们舍得让孩子吃苦,为的是锻炼他们的体魄,磨练他们的意志。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所看到的现实中,家族中只要有一个人掌握了某种实权,那么,他的七大姑八大姨九大舅十大叔以至于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都能得到好处,或者一个人人垂涎的肥缺,或者一块廉价的地皮,或者向政府部门供货的合同,或者一个工程的承包权,至不济也该是一个公费出国旅游的机会。好处可以形形色色,一一例举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此已经人人见惯不怪,不仅不以  相似文献   
3.
许博渊 《教育》2007,(3S):46-47
北方人都知道,挑眼儿就是挑礼儿,挑人家的礼仪、礼节、礼数,挑其中的疏漏和错误。但为什么把挑礼儿说成挑眼儿,回答恐怕有些困难。这是从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的:横挑鼻子竖挑眼。这种挑礼儿不是一般的挑剔,而是有点故意找茬的意思。你想,鼻子是竖的,眼睛是横的,应该说“竖挑鼻子横挑眼”才是,如今倒过来,分明是找茬。  相似文献   
4.
比起西方人来,我们中国人的肢体语言是比较贫乏的,包括脸部表情。这可能与儿童时期的教育有关。旧式的父母,不许孩子说话时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认为这样不庄重,显得轻浮。一代一代传承积累,脸色端庄就成为民族特点了,以至于西方人辨  相似文献   
5.
记者要做消息灵通人士看了这个小标题,读者会“嗤”一声笑:废话。据我在国外工作10年的体会,这不是废话,弄得不好,完全可能成为消息闭塞人士。语言不通,举目无亲。在家里,在中国人中间,耳朵也灵,舌头也灵,一出国门,半聋半哑就算是不错的了。在国外有茶会酒会什么的,人家东一堆西一簇的谈得热火朝天,你象电线杆似的往那里一立,什么滋味?打篮球讲究个积极跑动,做记者也要积极跑动,否则,即使你语言通,不聋不哑,有时也会被蒙在鼓里。1987年,沙特警察和伊朗香客发生大规模冲突,死300余人,,伊朗吃了大亏。第二天,听人说科威特驻伊朗大使馆受到示威者冲击,汽车、房子被烧。出  相似文献   
6.
许博渊 《教育》2007,(1S):52-53
21世纪中国舆论界和教育界出现了一种新思潮,那就是狼性崇拜,见诸几本畅销书和零星的报刊文字。狼性崇拜者断定汉民族缺乏狼性,只有羊性,所以在历史上屡屡被游牧民族欺负,最后又被西方列强欺负。如果人们不加考察,随便听昕,会觉得很有道理,而如果仔细考察一下,就会发现那是大谬不然的。  相似文献   
7.
报章上有人这么说:民族复兴本质上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复兴,儒家文化的复兴。假如儒家思想没有新的前途,新的开展,则中华民族与民族文化也就会没有新的前途,新的开展。果真如此?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代有一代的生产力,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又有与这种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包括文化。传统文化必须经过筛选,经过改造,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但现在很少听到这样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如今的社会,人们都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孩子的智商上,别的无暇顾及。幼儿教育小学化已经够触目惊心的了,这还不算,还在幼儿园之前别出心裁地发明了亲子教育班。还有许多家庭实行胎教,孩子还在娘肚子里,就给他播放音乐和英语录  相似文献   
9.
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有一个坚定的看法,认为世界上的文化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一种文化可以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10.
母亲的俗语     
许博渊 《教育》2008,(11):52-53
母亲不识字,但肚子里有许多俗语,这些俗语都是底层劳动者对生活的总结。我从小听惯了母亲这些张口就来的俗语,如今回想起来,它们起码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