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易林》一书源于《周易》,本为占筮之作,但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这一点自唐朝始便获学界确认。《易林》的文学价值表现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熔"立象"与"比兴"的艺术手法为一炉,对中国古代文学中现实主义精神全面继承,同时,对中国古代诗歌的题材进行了多方的开拓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成长问题作为文学主题之一,在中外文学史上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成长小说特征显著,以描述人物成长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一个人或数个人成长经历的叙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历程。成长小说的源头在欧洲的德国和英国,歌德、笛福、乔伊斯等人为成长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其发生新变并取得长足发展却是在美国,在此过程中美国黑人作家功不可没。随着美国女权运动的兴起,加之一代代女作家的努力,美国女性成长小说开始趋于繁荣,《紫色》的问世便成了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紫色》叙述了西丽自幼经历磨难,后来从周围女性朋友及妹妹的关爱中汲取精神动力,治愈心灵创伤并找回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醒悟后的西丽奋起反抗,向男性世界发起挑战,并努力探寻自我意识,积极建构女性身份.西丽的成长历程在当下社会对广大女性依然具有启迪作用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4.
杰克·伦敦一生奋斗不息、辛勤耕耘,功成名就之后因看破人生而英年早逝。其代表作品《马丁·伊登》中的同名主人公马丁·伊登,无论在生活经历、思想观念,还是在人物命运、社会背景等方面都深深地折射出作者杰克·伦敦的影子,可以说《马丁·伊登》即是杰克·伦敦深沉的自我写照。  相似文献   
5.
小说《紫色》中的西丽身世凄惨,遭遇可怜,生活在情感和精神的沙漠里,宗教信仰是她活在世上的救命稻草,上帝是她唯一的倾诉对象,也是她的精神支柱。但是,在迷惘中,西丽还是逐渐觉醒了,她开始反思上帝,慢慢认识到上帝的本质并最终摆脱了对上帝的幻想,继而转向内心的神。在对生命的体悟中,西丽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获得了对自我、对人生和对世界的新认识,终于完成了成长的历程。西丽对宗教信仰的转变,在当下社会对广大女性依然具有启迪作用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6.
杰克.伦敦一生奋斗不息、辛勤耕耘,功成名就之后因看破人生而英年早逝。其代表作品《马丁.伊登》中的同名主人公马丁.伊登,无论在生活经历、思想观念,还是在人物命运、社会背景等方面都深深地折射出作者杰克.伦敦的影子,可以说《马丁.伊登》即是杰克.伦敦深沉的自我写照。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职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当前职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还存在诸多现实困境,如政府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沟通,工作效率较低;职业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职业院校大学生返乡创业存在认知观念的偏差、实践经验的不足和创业能力的欠缺。为促进职业院校大学生更好地返乡创业,政府要落实政策,全程护航,提升效率;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并补齐创新创业教育的短板和不足;职业院校大学生要改变观念、积累经验并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