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谢云秋  刘汉华 《语文知识》2000,(10):51-53,43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的《职业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一册选有《促织》一文,课本编写者为课文词句所作注释文字,有些似不尽妥当。笔者兹作辨析如下,与编者商榷。一、有古陵蔚起“(成)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句间“有古陵蔚起”一语,课本注释是这样注的:“有古坟高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的意思。”(435页注⑤)注释中为“蔚”单注的文字说,“蔚”本指“草木茂盛的样子”,句中是用的引申义,为“高大  相似文献   
2.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卖炭翁》)中的“夜来”一词的意义是什么?课本无注释,教学参考用书中也未作补充注释,有关选本中也找不到注释。看来,似以为此词无何难解之处而不需加注。有人认为“夜来”一词应释为“夜里”,笔者以为不对。将“夜来”诠  相似文献   
3.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句中的“克终者盖寡”一语,课本及诸多资料中均作如此注释:“能够贯彻到底的大概很少。盖,表示不作十分肯定的判断。”此注似欠妥,值得商榷。“善始者实繁”与“克终者盖寡”为对文,句式相对,句意相反,形成鲜明对照。“善始者实繁”,意  相似文献   
4.
“能”的常用义是当“能够”(动词)讲,但它在诗词中的意义跟它的常用义是不相同的。例如白居易《忆江南》这首词中有: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里的“能”字课本中没有注释,不少人都将这个“能”字理解为“能够”之意,这实际上是错误的。这是因为“能”字在这里  相似文献   
5.
①没承想,狗毛在温乎水里一泡,再用香波一揉搓,竟大把大把地往下掉。②原以为,“稿件东南飞”会带来相对像样一点的收益,没承想,稿酬单打开,又是千字15元左右。上述两个句子是《“没承想”应为“没曾想”》(载《光明日报》1994年  相似文献   
6.
一、是“鸣谢”,不是“鸣谢单位”有些电视剧的片尾常常出现“鸣谢单位”这样的字幕。如《雷雨》、《老军堂》、《香港的故事》、《民办教师》等。显然,“鸣谢单位”当为“鸣谢”。《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鸣谢”的释义为:“表示谢意(多指公开表示)。”摄制电视剧的单位为了向在摄制过程中曾给予自己帮助的单位或部门表示谢意,便在片尾公开打出字幕,列出帮助者名  相似文献   
7.
《语文知识》1995年第11期发表的山西长治建设西路学校王效中老师的《拼凑词语二例》一文(以下简称《拼》文)认为“惊怖”和“一往直前”均为“临时拼  相似文献   
8.
初中语文第二册《弈喻》:“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该句“护前”一词,课本注云:“回护以前的失误。《三国志·朱桓传》:“桓性护前,耻为人下。”(见课本第286页注释(?))课本注释虽有《辞海》等辞书作依据,然我以为此注失当。释训词义,关键在于能通文意。按课本对“护前”的释义看,验之于文意难通。纵  相似文献   
9.
“与”犹“谓”,不完全外动词,训见《经传释词》。……《玉台新咏》载古诗八首,其第六首云:“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又《乐府诗集》载相和歌古辞《艳歌行》:“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公输即鲁班,本是一人,中何以用“与”字?古今皆不得其解,今读“与”犹“谓”,  相似文献   
10.
《醉翁亭记》(见初中语文第五册)中有“峯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一句。对其中的“临”字课本注为“靠近”,我以为不确切。在古汉语中,“临”的本义是“从高处往下看”,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