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尊重”是人类活动的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当人们具备一定的生存条件以后,就要求在社交中得到一定的地位,这时,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希望自己的能力和工作得到公正的承认和赏识,要求在自己所属的团体中确立自己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中,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外部动力,但它还必须通过学生自觉的能动作用才能实现。要使学校的严格要求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育者要注意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前提是要尊重学生。所谓尊重学生一般说来应注意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2.
3.
发展性评价就是以推动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既重视知识又重视能力,对整个学习阶段进行评价的一个动态过程。在小学劳技课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结合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关注过程性和生成性评价,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性评价就是以推动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既重视知识又重视能力,对整个学习阶段进行评价的一个动态过程。在小学劳技课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结合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关注过程性和生成性评价,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情的发展,在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创造良好机遇的同时,也提出诸多的挑战。高校应在充分迎接教育挑战的基础上,牢牢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机遇,通过完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加强大学生良好价值塑造、推动意识形态教育创新与有效构建网络舆情监控体系等对策,增强高校在新时期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有效性,使高校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能充分满足我国高素质人才教育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