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9世纪中叶,西方哲学发生了重大转折,其最主要的表现是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二元哲学的反对,即反对哲学从思维和存在两极对立出发,主张从人和自然统一的人类世界现实出发进行哲学思维。究其原因:1.它同人的生存方式有关;2.这是哲学本质意义的体现;3.哲学思维范式的转化影响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4.现代社会发展表明,人与自然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哲学必须立足于现实。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往政治家和学者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理论,大多冠以“同时胜利论”,然而,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中并没有关于“同时胜利论”的明确表述。准确她说,马恩的革命理论表述为“同时发生论”更符合原意。这不仅因为在原著中能够找到佐证,在实践中也和列宁后来的“一国胜利论”有一定逻辑关系。今天,正本清源,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按社会发展理论的一般观点,生产力水平较高的社会形态,应最有条件首先实现社会制度的突破。事实上,历次社会交替往往都是首先发生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这并不违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为只有那些已经具备向新的社会形态过渡条件的经济相对落后国家才有可能实现社会形态的交替,其中基本的首要的条件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形态的变更首先发生在经济相对落后国家,这是人类社会交替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4.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人民网依托央媒资源优势,充分运用"智能、智汇、智造"三大智媒成果,推出2021全国两会专题;以"AI+大数据"为驱动,以"采集—编辑—审核"为路径,打造了独有的人机协同内容生产机制;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以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智能推荐为主要模式,构建一体多元的分发路径;融合云直播、3D建模、VR、H5等多种报道形态,带来了超乎预期的受众体验,极大地提升了受众黏性,为智媒时代主流媒体的两会报道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经典论述,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以社会存在为基础,并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而发展。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与道德滑坡的“二律背反”,不但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反而更加证实了经济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也验证了道德的相对独立性表现。道德与经济同步,9-5根结底要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靠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来规范。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道德建设,从而保持经济与道德的良性互动,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6.
回顾与反思我国人文体育观的实践进展,我们觉得:人文体育在新的条件下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人文体育观应体现为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致性;人文体育观研究应基于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