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高校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网络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学中的一种现代教学方式,网络教学在展示其魅力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主要是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学实施过程、网络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及网络教学中学习方面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师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建设丰富的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建立网络教学保障体系,以保证网络教学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2.
桂林市中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今天,学习动机已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把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区分为自主性动机和迎合性动机,编制了“中学生学习动机问卷”,分层抽取广西桂林市7所有代表性的各类中学共46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的总体动机和自主性学习动机水平较高,迎合性学习动机处于中下水平;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动机和总分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效应,迎合性学习动机存在显著的年级效应;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动机和总体动机水平随年级升高变化较平缓,迎合性学习动机随年级升高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3.
大量研究表明,成就目标定向与自我调节、成就结果密切相关,不同的目标定向对应着不同的自我调节策略和模式,自我调节在成就目标定向与成就结果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成就目标定向、自我调节与成就结果的关系研究带给我们如下启示:培养学生确立有利于自我发展的目标定向,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促进学生获得积极的成就结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冲突的特点、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冲突是师生关系的一种不和谐状态,表现为师生双方的情绪对立、关系紧张甚至行为对抗。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师生冲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矛盾现象,具有多发性、复杂性、阶段性的特点。文章从期望、认知偏差和归因三个主观因素对师生冲突原因进行探析,并由此提出应对师生冲突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提出问题意识类如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是个体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性,表现为对新异、矛盾、问题的敏感,对寻解、求通、欲达、思变的焦虑。它促使个体总是处于惊奇、怀疑、困惑、矛盾、求索的状态,驱使个体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人的思维、探索以及发明创造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亚里士多德也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爱因斯坦曾说:"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这些无疑都强调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以认知理论为指导,设计、实施探究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效果.本研究利用认知心理计算模型与科学探究要素的耦合,建构了科学探究活动模型.多项实践证明,该模型实践性强,有效而可信.对促进青少年全面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功能、层次和目标,整合后的教学模式和师生角色的变化及其素质的要求,以期为信息技术环境下课程的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实质及其认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多数大学生而言,自卑心理是基于社会比较而产生的一种暂时的不如人的心理体验,它可能成为个体进步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前进的障碍,这取决于个体的自我调适能力.从认知视角来看,大学生自卑心理的核心是虚构自我概念的存在,造成其应有的能力无法发挥,自验预言的作用使其虚构自我概念日益得到强化,如此循环,从而陷入严重的自卑.虚构自我是指个体假想的阻碍个体行动和充分发挥自我潜在素质的消极层面的觉知、体验及观念,与其真实能力不符.大学生的虚构自我与真实能力之间的差异是其自卑心理的认知根源.  相似文献   
9.
影响高中生问题意识的主体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提出 问题意识类如安全意识、环保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等,是个体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性,表现为对新异、矛盾、问题的敏感,对寻解、求通、欲达、思变的焦虑。它促使个体总是处于惊奇、怀疑、困惑、矛盾、求索的状态,驱使个体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人的思维、探索以及发明创造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理想-现实自我差异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考查了447名1~4年级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状况及其与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被试的理想自我概念与现实自我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大学生被试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在学业、情绪和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被试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显著大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被试;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与抑郁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人际、家庭自我差异等对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