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电脑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脑技术空前普及,美术设计师们利用电脑创造了各类电脑设计作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审美.电脑对于美术设计带来的结果是喜忧参半.我们冷静的观察美术设计市场就会发现设计作品的"平庸化"倾向,具体表现为设计雷同,缺乏创意和视觉冲击力.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健康、持续发展,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我们必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程进行系统性思考,以制定制度为基础,以制度的实施为关键,以务实的态度为保障,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的要求,全国普通高校从2006级秋季开始,已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两年多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了明显改善。但是,要真正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进教材、精彩进课堂、扎实进(大学生)头脑",我们还面临着一系列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500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党员先进性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分析了造成党员先进性不够明显的几点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的“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是“两课”教学生命力之所在。巧妙借用社会学中的调查方法,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提高普通高校“两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赖平 《教育教学论坛》2011,(23):203-205
《医学伦理学》是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主要课程,对医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专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医学伦理学本身极强的实践性、学时少、伦理学理论本身飞速发展而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理论抽象而临床实践却复杂具体,临床医疗行为的复杂性对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决策提出的要求高等原因,笔者认为应重视通过加强课堂理论教学、引入案例、组织课堂讨论、开展实践教学等形式加强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职高生厌学现象的客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毋须讳言,目前职高生的厌学现象是普遍而严重的,这一现象在职业中学中的滋长蔓延,不仅影响了职高校风及社会声誉,也大大削弱了职高人才培养的应有作用,影响职教教学目标的实现,更使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一战略决策的应有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职高生的厌学,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比方说职高生群体文化基础素质普遍偏低,但职高教育本身也应作反思。本文试图从导致这一现象的客观方面——职高的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学校行为等分析职高生厌学现象存在的原因,为职教工作者及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从教学方法看,多…  相似文献   
8.
儒家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教育以德智兼修、德才兼备为核心 ,以知识、技艺、道德和审美情趣的综合培养为基本价值取向 ,旨在培养具有多种能力的通才。从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儒家教育思想的内涵 ,以求把握其中蕴含的整体综合观和直观模糊性 ,试图以此纠正现代教育机制中泛科学主义盛行带来的人文缺失现象  相似文献   
9.
论当代医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加强医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医科学生的特殊需要。本文论述了新的时代特征对医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要求,阐述了医科学生应具有的人文素质的外延和内涵,并提出了医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赖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113-114,11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讲者,要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而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提高教师理论素养的必要途径,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从教学需要出发,研读原著,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