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随处体认天理”是明代哲学家湛若水的道德修养论,其内容包括知行并进、动静合一、勿忘勿助等。他的道德修养学说的优点表现在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合一、民主精神、积极入世的姿态等方面,又具有修养学说的哲学基础自相矛盾、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貌合神离、道德主体和客体真实关系模糊难辨等缺陷。  相似文献   
2.
在道德教育上,孟子尤为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表现在: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意味着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和学生以能者为师的开放心态;教师道德的自律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力量;学生在求道的主体性,促使学生自主、自立以追求道德上进。  相似文献   
3.
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的类型包括职前培养和继续教育两种形式,职前培养主要实施斯坦福教师教育项目(the Stanford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简称STEP),继续教育则强调未来校长项目(the Prospective Principals Program,简称PPP)。这种培养模式具有实地调查和学校合作相结合、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群体的种族多样性等特色,对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