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因材施教”的提法古来有之.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因此,数学教学应进行分层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2.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数学教学中,精心创设各种可以触发情感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地获得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学困生”,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自觉性差,缺乏自信心,死记硬背的现象特别严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干脆放弃学习,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探索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途径,大面积提高数学教育质量显得更为紧迫.下面我就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校普遍采用的评价机制,其实质是多方量化的参考系,包括自评与领导打分、民主测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本着激励和促进教师个人能力水平的提升和教育教学发展的原则,笔者认为应建立一种动态的激励型的教师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的显著特征是交流互动、着眼长远和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