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通过对常用小词翻译正误的分析显示,越是常用词越易犯翻译错误;越是小词越引不起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在翻译中的错误屡见不鲜。翻译常用小词时的错误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英语专业教学中,精读课一向被视为主要课程,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我们从教学实践中发现,英语精读课教学中还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一、教材混乱。教材对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是众人皆知的,却没有出过一套精读课统编教材。现在由许国璋、俞大絪、徐燕谋主编的《英语》一至八册,及由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编的《英语》一至四册和为这四册配套,此外由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一、二册,算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往往感到虚拟语气很难掌握,其原因就是虚拟语气结构变化繁多,概念比较复杂,诸如虚拟与现在事实相反,与过去事实相反,与将来事实相反,而三不同概念又要用三种不同结构等等。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只偏重于讲清结构,而忽视概念,尤其对学生接触虚拟语气时可能存在的糊涂概念估计不足的话,教学效果不会太好。因此,教师在讲授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一些实际生活情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既要启发学生从概念上理解其含义,又要使学生达到运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教育学、语言学、交际学的角度探讨了翻译课教学的新思路,确定了跨文化所涉及的基本范围和翻译课——跨文化交际这个新概念的基本要素。翻译课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包括交际态度、知识信息与交际技能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被称为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人们目前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加以归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阅读理解技巧——阅读理解能力并不是人们各项语言知识的简单叠加。  相似文献   
6.
“非语言交际”(non-language’s communication)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并具有交际功能的任何为了交际目的在约定范围内有意识操纵身体的非语言行为(non-language’s action),是某个社会群体所共同遵循的约定俗成的体系。如手势、身势、体态、面部表情等,在语言交际中称为类语言行为(language-like action)。从语言学的角度看,非语言行为是开放型的,有一定的生成组合能力。适用于双向或多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英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充满了许多令人费解的矛盾现象。其中一个被当代语言学家普遍接受的观点就是:语言总是忠实地反映着时代精神。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故有的词汇消失了;又有许多长期以来使用着的词会随着社会中新出现的观点而另觅新义;一个时期曾流行的词会充实进入词汇,成为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耗时长”的问题,应在教学中注意区分个性差异,加强外语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