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7年   5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就系统设计、网络布线、网络设备调试、网络维护等方面,对十运会 IBC 计算机网络系统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正奶奶家有只说不出性格的乌龟,我非常喜欢它的个性。说它小吧,它现在已经有好几十岁了;说它大吧,它又小得可怜,我一只脚就能踩住它。说它胆大吧,可它成天一副弱不禁风、缩头缩脑的样子,听到一点儿响动,就把头和四肢缩进它随身携带的"房子"里;说它胆小吧,它又经常在院子里伸长了脖子,大摇大摆地逛来逛去。它还时常从台阶上摔下来,摔得四脚朝天,总让我们哈哈大笑。乌龟是吃肉的。有一次,它正趴在它的多功能水盘里,我一不小心把一小块肉掉进了它的盘子里,它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了过来,叼起了肉又迅速跑  相似文献   
3.
河北吹歌是流行于河北的传统器乐吹打乐,在河北地区流传了大约有两百余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河北吹歌在保持民间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融入了更多元的因素。面对这样一种极具地方色彩的传统吹打乐现今的生存状况,本文拟通过对河北吹歌在专业音乐院校的接受度的论述,力图唤起专业音乐从业者对中国民间音乐现状与发展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4.
河北吹歌这种极富地方特色的器乐合奏形式以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音乐感染力,至今仍在河北的广大农村地区流传和传承着。作为在燕赵大地上流传已久的民间艺术,如何保护这富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形式,是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和难题。同时笔者通过对河北吹歌的历史发展和流传现状的阐述,反思专业音乐院校在借鉴民间艺术过程中的得失,试图以此唤起专业音乐从业者对中国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文章拟从音乐特点、歌词内容、演唱形式等方面对临夏花儿与羌族山歌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流传在不同地域民歌歌种之间存在的共性,并试图从历史因素与文化交融两个方面探索其产生共性的渊源。以期能对两地民族民间音乐的拓展性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河北吹歌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器乐合奏形式,广泛流行于燕赵大地,有着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民族性特点,并带有浓郁的地方乡土风味,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历经风雨沧桑,河北吹歌在其历史传承过程中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民间艺人,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地方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许多阻碍.通过史学的视角回溯河北吹歌的百年历史发展概貌,对当下的传承和保护现状进行阐述与反思,试图以更加清晰的脉络展现新时期地方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承方式的嬗变.  相似文献   
7.
演奏和传承二胡这件民族乐器、创作新时期的民族音乐不单是对民间音乐的发展,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弘扬。在二胡音乐发展与嬗变过程之中把握民族音乐之魂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回溯二胡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二胡音乐的发展现状,来说明和阐述二胡音乐和演奏中的民族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二胡音乐创作和演奏的一些现象做出考察和反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