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整理了敦煌遗书中的汉文和古藏文《六门陀罗尼经》。对全部文献梳理后发现,现存敦煌遗书中此经有两个汉译本。其中,汉文甲本为玄奘译本,与传世本内容一致;乙本译者不详,是根据藏译本译出,与玄奘本出入较大。而敦煌遗书中的古藏文《六门陀罗尼经》亦存两个版本,通过与现行的德格版《西藏大藏经》比较,现行德格本可能是在这两个版本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也就是说,敦煌本《六门陀罗尼经》中的汉译本存在传世本没有收录的新版本,古藏文的两个版本亦与传世本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密教与其他信仰之关系为研究中心,对吐蕃时期敦煌的佛教信仰、密教与佛教内部派别之关系、密教与其他宗教信仰之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与分析,以期对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宗教、信仰认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西夏时期的敦煌石窟研究,是近年敦煌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敦煌西夏时期洞窟的分期,虽几经修订,仍是学者们争议较大的热点问题.关于敦煌西夏前期的莫高窟,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绿壁画和回鹘窟的时代归属以及莫高窟西夏前期标准窟的确定.本文在对洞窟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传世史料与前辈研究成果,对莫高窟与西夏前期营建有关的洞窟进行全面梳理,再次对其中所涉及的断代问题进行讨论.最终认定,绿壁画洞窟主要属于北宋曹氏归义军后期和沙州回鹘时期的重修,沙州回鹘洞窟基本上可视作北宋曹氏营建的余绪,西夏前期实际上在莫高窟只进行了极少的补修重绘,以莫高窟第340窟、第395窟和第206窟为代表.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分布着多座石窟,其中与西夏有关的主要是山嘴沟、须弥山、阿尔寨三座石窟群。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前辈的研究成果,初步整理了这三座石窟的西夏遗存。笔者认为,山嘴沟石窟是西夏中心区最为重要的石窟遗存,最能代表西夏中心区的石窟艺术,既有与敦煌石窟一脉相承的艺术作品,也有同时期敦煌石窟所不见的十牧牛图等佛教题材;固原作为长期处于西夏和宋金争夺的地区,虽然保存了规模巨大的须弥山石窟群,但仅能找到西夏的游人题记,证明西夏人曾在这一地区活动,找不到西夏时期的作品;鄂托克旗作为西夏河南区辖地,在历史上非常重要,但阿尔寨石窟现存洞窟主要为蒙元时期的作品,也无法确认有西夏的遗迹。  相似文献   
5.
吐蕃统治时期(781—848),法华信仰在敦煌仍旧流行。除了敦煌文献中保存有吐蕃时期的《法华经》写卷外,敦煌石窟还保存了这一时期的六铺法华经变,莫高窟第361窟还出现了莲花塔式的多宝塔。这些都说明,中唐时期敦煌的法华信仰非常流行。此时的法华信仰,除了延续盛唐时期的功能之外,还增添了密教色彩,展现出法华信仰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唐敦煌文献和敦煌石窟法华资料的梳理,总结出法华信仰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与特点。  相似文献   
6.
莫高窟第361窟建于吐蕃统治敦煌的晚期,本文通过对南壁金刚经变、无量寿经变和北壁弥勒经变、药师经变的考察,整理出了这些经变中图像的组成及所展现的佛经内容,进而找出了该窟经变画的特点与组合意义。其中,金刚经变突出种种比喻、弥勒经变突出一种七收、药师经变突出燃灯放生与接引、无量寿经变则突出佛来接引,四铺经变联系起来似乎可以看到一个现世虚妄、暂居乐世、延命祈福、往生净土的渐进过程。这四铺经变画也暗示了洞窟中供养人修持的目的,最终仍是希望能够借此往生佛国净土,体现了此时密教发展的一个特征,即通过密教手段仍希望达到往生净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主要包括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的阅读积累和正确的阅读策略等方面。本文就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归义军时期敦煌各类文书中所记"太子"或与之相关人物事件的考察,指出太子一部分是于阗太子从德等人,另一部分是归义军曹氏府主太子.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合成1,4-丁二磺酸二钠盐的工艺。在1,4-丁二磺酸二钠盐的合成过程中,由于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EDTA,最佳反应时间只要约3 h,与文献[1]中长达36 h相比,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反应平均转化率为99.39%。建立了用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测定1,4-丁二磺酸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条件为:非涂层毛细管柱为50μm×81 cm(AGILENT),缓冲液:20 mmol硼砂溶液(pH=9.24),检测波长:191.2 nm,电压进样,进样电压30 kV,进样时间5 s。对标准曲线、精密度、准确度及重现性进行了研究。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0.999,日内变异系数0.8%,日间变异系数0.5%,回收率96.5%。HPCE法具有准确性高、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及快速测定的优点,非常适合于1,4-丁二磺酸二钠盐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归义军时期敦煌各类文书中所记“太子”或与之相关人物事件的考察,指出太子一部分是于阗太子从德等人,另一部分是归义军曹氏府主太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