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话题,是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也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本文就如何在实践中把握创新教育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学业成败归因是归因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不同的学生对学业成败有着不同的归因,不同的归因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和期望,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行为,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文章对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特点以及影响归因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英语核心素养为依托,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小学毕业英语总复习策略着重梳理小学阶段英语知识体系,构架英语语言框架,强化英语技能,并结合实例提供具体复习策略,旨在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倡导学生有策略地开展复习规划,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主要阐释的是教师的教学和儿童内在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有效教学能够促进儿童向“最近发展区”发展。把握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便能加速儿童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充分的运用这一理论来指导其幼儿园教学实践,以此来促进幼儿不断朝更高的“最近发展区”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课堂教学的改革是社会、教育和教学等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这些因素影响着我国课堂教学的目标确立,教学观念的变化,教学行为的表现等.在此,从教学学科和社会大环境的角度对影响我国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赵永芝  张贺华 《陕西教育》2009,(2):61-61,4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学习是一个有意义的建构的过程,知识并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儿童在一定的情景中,借助自己的学习、其它人的帮助以及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而习得的.在此,本文利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中学的课堂教学,以此来探讨这一理论是如何对实际的课堂教学起到指导作用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