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研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基本单位,精心组织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教研室最重要的任务。我们通过对组织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在教研室建设中取得一些成果,现总结分析如下。1抓住三个环节是组织教学的基础1.1准确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兔背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断蒂时及断蒂后10d血流量的监测,分析血流量变化与皮瓣成活的关系,探求皮瓣断蒂指征,提出皮瓣成活的客观标准,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兔为实验动物,行背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成形术,术后7d断蒂,断蒂前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 Doppler flowmetry,LDF)测定皮瓣阻断实验前后皮瓣血流灌注量(Perfuse unit,PU),并对皮瓣断蒂后10d的PU进行连续监测并与周围正常皮区PU值进行比较,10d后处死动物取皮瓣组织行病理检查,按坏死与否将皮瓣分为两组:成活组与坏死组。分析两组皮瓣血流量变化情况并得出结论。结果:成活组断蒂时阻断试验前后PU比值(阻断比值)明显高于坏死组,且成活组PU值在断蒂后1~10d均显著高于坏死组(P<0.01);成活组与坏死组断蒂后10d周边皮区的PU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活组断蒂后10d皮瓣与周围正常皮区PU比值(瓣周比值)为70.1±11.2。结论: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断蒂后皮瓣血流灌注量随皮瓣断蒂时阻断实验前后PU比值增高而增高;皮瓣的最佳断蒂时机为:①皮瓣成形术后7d以上。②肉眼观察皮瓣存活。③LDF测量阻断比值大于44.6%。皮瓣成活的标准为:断蒂术后10d肉眼观察成活且皮瓣与周围正常皮区灌注量比值大于58.9%。  相似文献   
3.
游戏化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孩子在玩中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够主动自主地学习知识。游戏化教学符合新课改要求,能够培养出较为独立自主的优秀青年,但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而言,人们接受程度目前偏低,推广范围较小。我们可以深入学习游戏化教学,使游戏化教学成为大部分学校的选择,使孩子从玩中学,从乐中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家兔血液流变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1%Hg-Cl2复制家兔ARF模型.通过LG-R-80型锥板式粘度计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ARF组血浆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全血粘度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对于ARF的诊断、治疗及转归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淋巴循环变化与血压回升的关系.方法采用肠淋巴管插管方法,测定30只大鼠再灌注时淋巴流量、蛋白输出量与血压回升先后关系.结果实验组大鼠输血、输液时肠淋巴流量、蛋白输出量达到峰值的时间(min)分别为49.25±6.56、41.74±7.21,明显快于血压到达峰值的时间(82.25±15.17)(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果提示淋巴循环在输血输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体液免疫功能变化在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家兔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变化,探讨体液免疫功能变化在AR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家兔60只均分为四组(n=15).ARF模型Ⅰ组:皮下注射1%HgCl2(1.3ml/kg.bw);ARF模型Ⅱ组:肌肉注射50%甘油(10ml/kg.bw);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HgCl2和甘油作为对照Ⅰ、Ⅱ组.24h后,所有动物颈总动脉放血备检.经Aeroset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BUN、SCr水平,以免疫比浊法检测IgG、IgA、IgM、C3、C4等反映体液免疫功能的指标.结果:ARF模型Ⅰ、Ⅱ组血清IgG、IgA、IgM、C3、C4水平均分别高于相应对照Ⅰ、Ⅱ组(P<0.05~0.01).结论:体液免疫功能增强在ARF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甲亢、甲减患者细胞损伤程度的变化,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方法(RIA)对甲亢、甲减患者与正常人血清进行了甲状腺功能的测定,同时用改良TBA微量法测定三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进一步进行其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甲亢组MD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甲减组MD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甲亢组血清MDA水平显著高于甲减组(P<0.01);但是MDA含量与T3、T4水平无相关性(r=0.085,P>0.05;r=0.076,P>0.05)。提示甲亢患者MDA水平的变化,可能是由于细胞代谢增强导致的细胞损伤引起。  相似文献   
8.
现代临床诊治工作中越来越依赖实验室检查。本文从如何正确收集标本、加强医技合作以及结果分析诸环节做了简要的分析说明,以求进一步发挥医学检验在临床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否具有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样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RIA)对65例旱孕妇女hCG与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早孕妇女Ⅰ组(停经35—50天)3,3’,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_3)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早孕妇女Ⅱ组(停经51—80天)甲状腺素(T_4)、游离甲状腺素(FT_4)、rT_3水平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而两组早孕妇女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CG具有TSH样作用,早孕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为hCG促使甲状腺功能增强所致。  相似文献   
10.
急性失血及液体复苏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兔急性失血及液体复苏后平均动脉血压(MAP)、血细胞比积(Hct)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18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三组,经颈总动脉放血(放血量为全血量的1/4)复制家兔急性失血模型,将放出的血液加等倍林格氏液(1∶1复苏组)、2倍林格氏液(1∶2复苏组)、3倍林格氏液(1∶3复苏组)进行液体复苏,每组6只,观察家兔急性失血前、失血后、液体复苏后即刻以及30min的MAP 检测家兔急性失血时、失血后20min、液体复苏后30min的Hct以及全血粘度变化 液体复苏后30min,观察重要器官系数变化。结果:急性失血家兔经回输血液及不同量林格氏液复苏后,MAP基本恢复正常,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液体复苏后30min各组间肾、心、肺、肝系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 急性失血后20min各组家兔Hct显著低于放血时,复苏30min后Hct略升高但仍低于放血时(P〈0.01) 急性失血后20min各组家兔、各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均显著下降(P〈0.01-0.05),经液体复苏后逐渐回升至放血时,三组间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失血可引起血液稀释,表现为Hct及全血粘度下降 经输血及不同容量液体复苏有利于恢复血容量及改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