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话理论与语文对话阅读教学联系紧密。研究对话的起源和内涵等内容对于正确处理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关系和进行有效对话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的主体是平等的,但不是对等的。在教师的引领下,对话者进行积极主动的对话。对话的目的是更好地解读文本,产生新的理解,达到“视域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的教和学应当成为一种诗意的理念和价值追求,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诗意的态度去对待文言文学习,教师也应以诗意的姿态去从事文言文的教育教学工作.文言文教学应遵循"贯通古今,参悟人性"和"依托情境,诗意解读"的策略,以期一改以往死气沉沉的应试教学局面,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增强文言文教学的诗意色彩.  相似文献   
3.
文本是师生展开教学对话的基础。没有了文本作为依托,教学对话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在展开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同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那什么是教学文本呢?笔者认为教学文本内涵很丰富,它不仅包含教科书,还应包括学科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相关的音像资料等。当然,它的主体是语文教科书。  相似文献   
4.
追求快乐和幸福,这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教师当然也不例外。有一句颇为流行的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说的是人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让心灵有更为广阔的活动天地。作为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教师,更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如果用俗世的  相似文献   
5.
路世成 《学子》2014,(2):33-34
<正>关键词之一:审题意识审好题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中考作文常见的题型是命题作文、半命体作文和话题作文。这几年话题作文逐渐占据主流。其实,不论是何种形式的作文,都需要认真审题。要做到:看清题目、看懂题目和看透题目这三个层次。看清题目就是要求学生看清这是何种形式的题目,命题作文就不必再拟题;半命题要补全题目;话题作文要重新拟题。看懂题目就是明白题目的含义,包括它的内涵和外延。如,2009年徐州  相似文献   
6.
路世成 《学子》2012,(1):62-63
“问题学生”是在学习、行为习惯、人格、心理等一方面或几方面偏离或者严重偏离正常标准的一种学生群体。在学习方面,他们的共同点是:学习目的不明、学习意识淡薄、学习动机不强。“问题学生”的形成是诸多原因造成的:有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也有自身的原因。不少班级或许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7.
学校记忆主要来自两个层面:一是"校"的层面,即学校记忆的人为强化。学校高屋建瓴,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具体举措与做法、办学成效等方面,全方位记忆了学校的办学历程。二是"人"的层面,即学校记忆的自然形成。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些令人感同身受、乐此不疲、津津乐道的事件或者镜头,长驻于广大师生的心中,成为"活"的记忆,经久不忘。  相似文献   
8.
一直很喜欢观赏水墨山水画:作者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富有神韵的幽谷、密林、芳草、流水,把人带入到一种朦胧恬静的审美境界中。相比西方浓墨重彩的油画,它是一种"淡"的艺术,也是一种"留白"艺术;它的简洁悠远,可以让欣赏者驰骋自己的想象,获得一种亦真亦幻、灵动多姿而又清纯高贵的精神享受。山水画追求一种淡然之美,其中弥漫着如烟似雾的禅趣,它让人超脱于物质诱惑,在刹那间的"悟"中获得心灵的自由和审美的愉悦。其实,这种淡然和教育之"道"是相通的。如今,教育中的"短视行为"愈演愈烈,教师和家长们联起手来,向学生们施加各种各样的所谓的教育影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语文新课改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在语文这片芳草地,各种课改之花竞相吐露着娇艳和芬芳。行走在这片氤氲着淡淡花香的热土,我不禁有点眼光迷离,在热闹之余又感到一丝孤寂和落寞。我发现,曾几何时,  相似文献   
10.
路世成 《学子》2012,(6):61-62
寒假期间,偶得《民国教授往事》一书,甚为欣喜。反复阅读多篇,感慨不已。其中,对我触动最深的一点是:在那个风雨如晦、动荡不安的年代里,竟然走出了诸如辜鸿铭、章太炎、梁启超、吴宓、陈寅恪、王国维、朱自清那样的个性鲜明、学贯中西的大师。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