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身作则     
辛禄高 《上海教育》2007,(2A):106-107
上周,我组织学生向《深圳晚报》“校园童话”栏目投稿,内容是用“以身作则”造句。评阅学生所造的句子。让我深深地感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现摘录四旬,并加上我的点评:  相似文献   
2.
翟永明是后朦胧诗和女性诗歌的代表诗人.她的诗歌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黑色时期"和"白色时期".她黑色时期的诗歌大量地运用黑色意象群,并大量地抒写梦幻,从女性的视角来观察女人的命运;她白色时期的诗歌则大量地运用白色意象群,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一切.总之,翟永明前后期的诗歌,由于采用了独特的视角、个人化的思考以及独特的表现手法,因此她的诗歌获得了一种美学上的独特力量.  相似文献   
3.
我校举行了“家教论坛”活动时。一位嘉宾在回答(你是怎么教育子女的?)时说“:其实,我对孩子根本就没有进行教育,我也不知道她怎么就具有那些所谓的‘优点’。”奇怪!不教育,孩子怎么就成了同学的榜样,怎么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宝”?当仔细看这位家长时,我顿时发现,她孩子的言谈举止与她简直就是出于一个模型。我想:这个家长其实就是无形的教育资源,她其实施行的是一种“无声教育”!身教重于言传,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现在家长往往更注重言传,教育孩子什么要做,什么不能做云云。有的心平气和,循循善诱,有的脾气暴躁、大声呵斥。前者,孩子也…  相似文献   
4.
冈·碧桂玏是塞内加尔当代特立独行且颇受争议的女小说家.她的自传体小说叙述了主人公到欧洲求学时的种种经历与心理体验,她和西方文化格格不入并对之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她深情缅怀非洲文化传统,并最终回归到塞内加尔,无原则地拥抱非洲文化和传统,认为在这里才找到了她的心灵安顿之所和文化之根.不过,作者也对日益"去圣化"的非洲传统表现出很大的困惑,认为这是西方殖民文化入侵的结果.她还审视了非洲传统文化自身存在的问题.总之,她对西方文化和非洲文化的认识都显得矛盾而混乱,也正是这种矛盾和混乱才使她的小说更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5.
沃洛夫是西非国家塞内加尔最大的民族。在沃洛夫社会,诗歌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运用于所有的社会活动领域。由于其独特的社会语境,沃洛夫婚礼仪式也表现出其独特性,婚礼诗歌对此有很好的体现。沃洛夫还保存着割礼的习俗,通过对割礼诗歌的分析,我们能对割礼仪式有个大概的了解。沃洛夫人的智慧、文化和价值观就主要依靠口头文学来传承。沃洛夫口头诗歌还有其独特的演出方式、接受模式和独特的文学技巧。  相似文献   
6.
课后小记     
开学第一节课,我按自己的惯例,给学生约法三章:一是上课必须认真听课,不得说与讲课无关的内容,否则罚你加做练习题;二是每周星期一交每周一文,星期二交读书笔记,星期三交日记,星期四交达标练习,星期五交开放练习,这是固定的作业,临时的作业到时另外布置。没按时完成的加倍罚!三是每周阅读一本课外书,  相似文献   
7.
有幸听到于永正老师一堂根据歇后语编故事的作文教学课。我不得不被于老师的教学艺术所折服,受益良多。课堂中的精彩表演时时引起听众雷鸣般的掌声。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于老师与学生一同表演“老母鸡给黄鼠狼拜年——自寻死路”的教学环节。于老师头围丝巾,腰系围裙,加上本就有的一副眼镜,活生生一个老太婆——老母鸡形象,再加上老母鸡的小宝宝(一个女生)、黄鼠狼(一个男生)和黑猫警长(一个男生),四人一台戏,活像小品,把大伙儿逗得笑声不断。透过笑声,我感触有三:一是快乐进课堂。要让学生真正对上课感兴趣,真正把学习当做快乐的事,不是…  相似文献   
8.
以身作则     
上周,我组织学生向《深圳晚报》“校园童话”栏目投稿,内容是用“以身作则”造句。评阅学生所造的句子,让我深深地感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现摘录4句,井加上我的点评:  相似文献   
9.
在1950年代这个特殊的社会政治语境下,冯至仍然创作了大量的政治抒情诗。他放弃了之前诗歌的美学特色,采用当时流行的颂歌范式,在颂歌架构下穿插了一些悲歌文本,以期谨慎地保留其一贯的诗学素养。在颂歌创作中,他大量地运用对比的修辞策略,将时间和自然意识形态化。然而,尽管他做出了如此大的努力,他的诗歌总体上还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非洲高等教育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性别问题。非洲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的比例普遍较低;而且,校方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女教师的利益;很多有关教师评聘的制度都对女教师明显不利。当然,非洲的社会文化传统也对女性非常不利。文章以达喀尔大学为个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