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之存在的基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脱离生活世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首先要在教学理念上,秉持生活教育观;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凸显"生活性";再者在教学方法上,以说教法和体验法、人格法相结合;在教学载体上,正视互联网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充分运用新媒体加强教学互动;最后在教学制度安排上,构建生活化的组织保障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现代社会中法律与道德的依赖性愈加紧密,正像历史是在合力中前进一样,法律也始终在道德的正负激流冲荡中向前迈进。建构法律与道德的良性关系,发挥道德与法律的互动机制,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生态伦理学以研究生态学和保护生态环境、对人类经济建设行为进行伦理评价为主旨。生态伦理学把道德的对象范围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生命和自然界的领域。生态伦理的哲学内涵就是:自然界是第一性的,人及其思想是第二性的;应在宇宙观、社会观、人生观的基础上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和发展;人是实践的主体,不仅对社会负有道德责任,而且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是自然生命系统最终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4.
远雁 《高教论坛》2006,(5):62-64,68
高校“两课”是德育教学的主要基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上必须不断推陈出新,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的政策和中央的精神。最近,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的要求,制定了“两课”教学的新方案。为什么要开展研究性教学模式和如何开展这一模式,本文试图探讨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