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项研究运用“分配差距适宜性问卷量表”调查了淮安市四所大中专院校 35 3名教师 ,结果表明 ,当前大中专教师的收入普遍高于企业职工 ,明显高于中小学教师 ,略高于机关干部 ;大部分教师选择适当拉开差距的分配方式。调查获得了各种不同的 EDT值 :教师之间为 1∶ 1.35~ 1.4 5 ;教师与中层干部之间为 1∶ 1.30~ 1.33;教师与校级领导之间为 1∶ 2 .0~ 2 .6 ;年龄、性别因素对EDT值没有太大影响 ;上海、淮安两地高校教师在对分配形式和 EDT的选择上没有显著差异。调研结果表明 ,公平差别阈理论能够较好地平衡人们在社会分配领域中的心态 ,消除平均主义分配与悬殊差距分配两种极端化分配形式造成的社会弊端和人们的不公正感。因此该理论在当前社会分配形式的改革中具有推广价值 ,有着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教师积极性激励理论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平问题是教师积极性激励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公平激励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先后出现了经典公平理论、内容型公平理论、公平差别阈理论和群体公平理论。回顾并反思公平激励理论的演进和发展,对教师积极性的调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高校教师激励的管理目标上,要努力创造公平感产生的条件;在激励的方式与手段上,要合理拉开薪酬差距,兼顾绩效公平;在学校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践中,要积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公平观,注重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本项研究运用“分配差距适宜性问卷量表”调查了淮安市四所大中专院校353名教师,结果表明,当前大中专教师的收入普遍高于企业职工,明显高于中小学教师,略高于机关干部;大部分教师选择适当拉开差距的分配方式。调查获得了各种不同的EDT值:教师之间为I:1.35~1.45;教师与中层干部之间为1:1.30~1.33;教师与校级领导之间为1:2.0~2.6;年龄、性别因素对EDT值没有太大影响;上海、淮安两地高校教师在对分配形式和EDT的选择上没有显差异。调研结果表明,公平差别阈理论能够较好地平衡人们在社会分配领域中的心态,消除平均主义分配与悬殊差距分配两种极端化分配形式造成的社会弊竭和人们的不公正感。因此该理论在当前社会分配形式的改革中具有推广价值,有着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格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成人格整合的因素十分复杂,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人格整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大学生的人格整合是一个动态的有序可循的过程,健康完美的人格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价值取向和生存境界,准确的自我评价是大学生人格整合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前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为工学矛盾突出,心理压力过大;明显的自卑感和心理不平衡;学习上的倦怠和消极不满的情绪。影响成教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多重角色期待与自我意识、功利性学习动机与为人师表、工作生活负担与学习压力等方面的矛盾冲突。优化成人教育的育人环境,增强成教生的满意感和成就感;充分发挥成教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感;引导成教生进行自我调节,减轻心理压力与焦虑感是维护成教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表现为学习者对知识经验的感知、理解、巩固、应用、迁移等一般的心理过程,而且还伴随一些特殊的心理现象。这些特殊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为灵感、直觉、幻想和逆反心理。学习的一般心理过程是每个学习者皆有的,其基本规律体现在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教育心理学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积累了前人大量的研究成果,而对学习过程中的特殊心理现象的研究却很少涉及。这些特殊的心理现象并不是学习者人人皆有的,既使在某些人的学习中表现出来,也因各个学习者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学识、不同的学习层次和形式,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仅从心理学角度对创造性学习中的灵感思维作一粗略探析。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专业化之路是进一步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改进工作的内容与形式,提高从业教师工作能力与水平的实际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有利于提高从业教师的社会地位:坚定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的信念,建立健全从业教师专业化组织机构,完善从业教师资格;住入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树立终身学习和反思的理念,是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的根本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9.
激发创造灵感:大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的目标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入研究激发创造灵感的学习方式,是大学生学习心理辅导的目标追求;这对开发智力资源,培养大批创造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优化学习素质是激发创造灵感的必要条件,塑造健全人格是激发创造灵感的重要前提.从学习心理辅导的角度来考虑,目标定向学习、心理暗示学习、自主发现学习、同伴激励学习、诱因刺激学习是大学生激发创造灵感的主要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网络信息影响青少年的认知结构,影响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情感的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通过实施网络心理教育系统工程,创建权威的网络心理教育体系;加强对网络的使用监督,提高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加强网络管理的法制化,培养热心从事网络心理教育工作的优秀人才等方式,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