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爱国主义教育带来冲击与挑战的同时,也给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各民族国家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断面临新的情况,我们应与时俱进地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力,不断开拓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邓泽球  王敏 《兰台世界》2016,(16):109-111
彭真认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必须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领导,必须坚持通过法制管理国家而非"人治"。彭真对民主法制建设有着许多精辟独到的论述且在实践中不断推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3.
康德的伦理思想在实践理性中寻找到了对于任何有限理性存在者普遍有效的社会伦理,这种以善良意志为基础、以道德责任为动机、由普遍立法的道德律令构建而成的理性普世伦理,其精神内涵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变化和发展导致了人们道德关系的变化和发展。从熟人道德关系为主向生人道德关系为主发展、从直接道德关系为主向间接道德关系为主发展、从固定道德关系为主向变动道德关系为主发展、虚拟道德从宗教的人神关系为主向网络的人人关系为主发展,就是其中四个方面的重大变化。把握这些变化发展,对于学科理论研究和人们社会实践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具有灵魂的地位和作用,主导其进程始终和各个方面,集中表现在两者“魂”与“体”的辩证关系上.这是新中国历史形成和现实需要的结果.只有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主题内容、精神动力和道德基础,融入全过程,贯穿各领域,体现在各方面,才能阐释、保证和发挥其灵魂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以人为根本,尊重人,尊重人的权利和尊严,启发人的自觉性世界因为有了"人"才有所谓(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社会历史因为有了"人"才存在、变化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因为有了"人"才有必要和可能并成为  相似文献   
7.
<正>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恩格斯指出:“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日本甲杰出的哲学家、研究康德哲学的卓越学者安倍能成说康德“在近代哲学史上恰似一个处于贮水弛地位的人,可以这样说,康德以前的哲学概皆流向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学又是从康德这里流出的。”康德对自由的探究是其道德哲学乃至其整个哲学的基石。因此,全面了解和评价康德的自由观,对于理解康德的伦理和哲学体系,对于伦理学的研究和道德实践、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泽球  应欢 《兰台世界》2016,(18):73-74
毛泽东廉政思想有着特殊的形成条件和自身的发展历程,毛泽东廉政思想强调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深入分析了产生腐败的根源,提出加强廉政建设的举措,认为廉政的核心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启示我们,反腐败必须具有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同时要讲求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大学生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人,其政治参与不能仅以政治参与行为进行考量,政治参与意识尚是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调查组采用单变量分析为主的分析方法,从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关注社会政治问题、参加政治活动、加入政治团体、投身政治生涯等方面,对福建省4所高校1000名全日制本科生政治参与的基本状况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正蓬勃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一些倾向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鉴此,调查报告针对调查实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冀望促进大学生政治参与朝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角研究"05方案"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把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界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涵义和意义。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辩证关系。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主要方面和方法,其中学科(研究)是龙头,课程是主体,教材是工具,教学是主渠,教师是关键,创新是动力。提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行宏观(课群)、中观(课程)和微观(课堂)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