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信息传播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复旦大学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七卷本《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总字数逾三百万,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的、规模空前的古代文论巨著。其显著特点为视野开阔,宏观鸟瞰,较全面地阐述了上下数千年中国文学批评的发展过程,发掘出许多弥足珍贵的罕见史料,对重要批评家与论著,都运用系统论研究法,作了富于开拓性剖析,展示出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丰富多采和灿烂成就,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的古典文学研究中,大家普遍比较重视方法论的研究和建设,但运用科学方法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还并不多见。近时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二分卷)应说是一部颇为引人注目的著作。它在博采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不少独到的新见解,堪称一部探骊得珠之  相似文献   
4.
5.
北京师大郭预衡教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继《长编》(五卷本)和《简史》之后,又以四卷本问世,再次为大学文科教材,增色添彩,绽现更新的一页。当然,这些创作的成就,是接踵于40年来前人跨越的步伐,吸收已出版诸书之长而取得的。但和以往的同类教材相比,本...  相似文献   
6.
郭预衡教授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内容博大,论述精深,是当前文史论坛的一大新成果。该书具有如下特点:一、史实全面,资料广摘,以见其“博”1.分期专论,涵盖浑融文学史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主要应表现为分期的系统衔接,专论的层次...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历史悠久,文学遗产丰富。在古代文学研究的领域中,不仅应有概括古今的中国文学史,而且应有分门别类的中国文体史。几十年来,小说史,诗歌史都已有些专门著作问世;唯独散文方面,尚嫌寥寂。虽然早在三十年代,曾有陈柱所撰的一本《中国散文史》,但自建国以来,这方面的专门论著却不多见。郭预衡先生近年从事中国古代散文的研究,其《中国散文史》上册最近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欣读之下,颇有感受。  相似文献   
8.
“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900多年过去了,曾巩的道德与文章,一直为后人所景仰,亲切地称他为“南丰”先生。他以其光辉的散文成就深刻影响着后代文坛。在自南宋以迄明、清正统古文家们的心目中,他一直是“文道合一”散文大家的典范。其中对他最推崇的又是明代的唐宋派王慎中、  相似文献   
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深婉精丽、包蕴密致著称的李义山诗,历来吸引着众多的读者,论其艺术性之卓绝,境界之深邃,想象之丰赡,铸辞之婉丽,均堪称独步,影响后代至巨;但是,为其风格婉约含蓄,托意幽微难明,人们又往往有难窥堂奥之苦。而国内第一部系统研  相似文献   
10.
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足可媲美秦汉、盛唐的一个极其辉煌的时代。两宋三百年间,文士灿若群星,文坛几经巨变,名家辈出,各领风骚。但相比较而言,我们的文学史研究却很薄弱,这不只是因为研究中国文学史观的偏狭而往往显得单调,不足以重现两宋文学的绚丽光彩、而且还留下了大片空白,其中一些领域更几近荒漠。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期望有一部真正能全面深入地反映两宋文学真实面貌的断代文学史问世。由程千帆、吴新雷合著的《两宋文学史》,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的两宋断代文学史,是著者积数十年教学经验和研究心得的精心结撰之作,不仅材料宏富,且立论精审,新见迭出,充分体现出著看宽阔的视野、深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