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穴位埋线对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以随机对照方法 ,观察治疗组 (穴位埋线 )和对照组 (普奈洛尔组 )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影响。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 ,在心肌缺血次数 ,心肌缺血持续时间 ,以及缺血总负荷方面有明显差异 ,P <0 .0 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 ,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穴位埋线在改善无症状心肌缺血方面具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2.
天麻钩藤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颗粒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随机分为天麻钩藤颗粒组(中药组)30例和氨氯地平组(西药组)30例,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和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血压下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中药组GSH-PX的升高却较西药组明显(P〈0.01)。结论:天麻钩藤颗粒对高血压病(肝阳上亢型)患者具有肯定的降压效果,同时能够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从而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抗氧化活性以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天麻钩藤饮组(中药组)和非洛地平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6个月,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清SOD、MDA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血压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天麻钩藤饮组和非洛地平组的SOD活性在治疗前分别为(85.6±11.2)U/mL和(86.3±12,5)U/mL,在治疗后为(98.1±12.8)U/mL和(95.1±13.2)U/mL,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DA在治疗前为(6.28±1.65)nmol/L和(6.23±1.58)nmol/L,治疗后为(4.08±1.30)nmol/L和(5.11±1.39)nmol/L,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天麻钩藤饮组IMT治疗前后分别为(1.16±0.14)mm和(0.75±0.08)m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具有良好降压作用,并且能增加抗氧化活性,改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心汤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8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 2组,中药组服用常规西药加中药保心汤,常规组服用常规西药.治疗前和治疗 4周后分别检测 2组血浆 VEGF和24h动态心电图HRV的变化.结果:血浆 VEGF和 HRV治疗前 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中药组VEGF明显增加(P<0.05),常规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均能改善HRV,但中药组改善更加明显 (P<0.005).结论:保心汤能提高血浆VEGF和改善心率变异性,通过促进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而达到治疗冠心病及改善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祛湿止痛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ESR、CRP、R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祛湿止痛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针灸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用随机对照方法选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62例,针灸组32例,对照组30例,评价患者在残损和残疾水平的功能,比较治疗后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初次评定两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末次评定的肢体运动评定(FMA)和残疾功能评定(FIM)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针灸治疗可以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