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活动前序:我园的园本教研活动一直开展得扎实有效,并由此形成了一支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其中有各级各类的拔尖、骨干教师,也有新上岗的年轻教师。大家是怎样围绕一定的中心开展园本教研的呢?以下介绍一次成功的园本教研活动。一、总体情况介绍主持人:让我们大家向提供教学案例的大班组和执教的王老师表示感谢!(在此之前,由王老师执教了活动《离园四件事》)请王老师向大家介绍本次教学活动的背景和设计意图。王老师:本次活动来源于我们的教学反思。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一位专家对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常见问题的讲座,其中很突出的是…  相似文献   
2.
案例实录:这已是多年之前发生的事了,然而,当我耳闻目睹类似的问题与现象还是在我的同行中时有发生时,我觉得我该有责任将当年的事与此事留给我的永远的阴影坦诚布公给幼教同仁们,以求大家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3.
由家长对小红花的态度引发的思考邱向琴钱荷花小红花在人们(尤其是家长)心中的地位究竟如何,笔者对本园的大(四)班的40名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A、B两部分。A部分主要是家长对自己子女获得小红花数所持的态度,B部分主要是家长对采用小红花这种奖励方...  相似文献   
4.
慰慰 (化名 )的爸爸妈妈在慰慰出生不久就离婚了。慰慰跟着妈妈过,妈妈非常痛恨前夫,将女儿改跟自己姓。 幼小心灵的阴影   一天,我正在组织小朋友听故事,门口有一老年妇女一直在门口张望,我迎上去,问她:“找谁 ?”她吞吞吐吐,好半天挤出两个字:“包慰。”我总算反应过来了,告诉她我班有个慰慰,并不是包慰。老人家只点头,指着慰慰说:“过去她跟我儿子姓,现在她跟她妈妈姓了。”她表示想见见孩子,我回头叫慰慰,她呆呆地看着老人,不表态,我想搀她过来叫奶奶,谁知她将手指咬在嘴巴上,怎么拉也拉不动。我问:“这是你奶…  相似文献   
5.
一时间:9月26日下午地点:活动室观察记录:准备吃点心了,束老师带苹果组的孩子去盥洗室洗手,我正在准备餐碟,媛媛跑到我的面前一边哭,一边说:“老师,毛毛打我。”由于没有看到事情的经过,我带着媛媛来到毛毛面前询问:“你打媛媛了没有?”毛毛一脸天真地使劲点点头。我接着又问:“那媛媛打你了没有?”他立即摇摇头。我加重语气问:“那你为什么要打她?”他又摇摇头。我继续问:“她没打你,你为什么要打她?”毛毛一脸着急地说:“不知道”。采取措施:由于没有造成多大的“后果”,而且小朋友们都等着吃点心,所以我只是说:“打人是不对的,下次可不能…  相似文献   
6.
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扮演的角色常常出现错位,主要表现在教师常不由自主地由游戏的组织者变为游戏的控制者,由游戏的参与者变为游戏的表演者。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利用游戏材料、全面观察幼儿游戏、与幼儿多元互动重新回归游戏组织者、观察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准备吃点心了,束老师带苹果组的孩子去盥洗室洗手.我正在准备餐碟,嫒媛跑到我的面前一边哭.一边说:“老师,毛毛打我。”由于没有看到事情的经过.我带着媛媛来到毛毛面前询问:“你打媛媛了没有?”毛毛一脸天真地使劲点点头。我接着又问:“那嫒援打你了没有?”他立即摇摇头。我加重语气问:“那你为什么要打她?”他又摇摇头。  相似文献   
8.
跨进幼儿园的那天,我十八岁,小小年纪,小小个头,谁都认为我是个不起眼的小小女孩。第一次推开中(一)班的门,孩子们乌溜溜的眼睛迎望着我,我慌里慌张地介绍道:“我姓邱,以后你们叫我……”“叫你蚯蚓——”淘气鬼脱口而出。我脸涨得通红,突然想起了以前学过的蚯蚓的知识,我说:  相似文献   
9.
让幼儿游戏植根于地方文化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戏是幼儿成长的重要教育方式.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将地方特色和角色游戏相融合,地方艺术与表演游戏相融合,地方古今建筑与建构游戏相融合,继承地方经典游戏项目,结合节日丰富地方游戏的内涵,是促进地方文化教育与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都说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是一份良心活,虽然没有一张考卷和一个名次来衡量她们付出的劳动,但孩子三年的变化和兴趣的培养是最好的见证。我们在孩子的表现中看到了老师的影子。为什么有的孩子那么有同情心,有的孩子则喜欢看别人笑话;有的孩子懂礼貌,爱劳动,而有的孩子则爱打扮,好吃懒做;有的孩子活泼开朗,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孤独……这也许与我们家长的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关系,但也跟老师您的个人修养有密切关系。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孩子:老师擅长绘画,班上的孩子也会画得一个比一个精彩;老师擅长音乐,班上的孩子就能唱会跳,有才艺;老师擅长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