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文章以福州为例,探讨全球化时代地方文化的外宣翻译与传播.文章认为,当前的地方文化外宣翻译活动处于附庸地位,十分不利于现代化城市形象的树立.为此,要从传播的视角看待外语翻译,以传导城市形象为灵魂,建立完整体系,开展独立、系统、有组织的规划、监管和符合传播规律的文化外宣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题组从大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一所省属重点院校学生的访谈,同时结合定量的问卷调查,通过审视课堂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发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认为,必须充分考虑大学英语改革与中学英语的对接,并要做出与中学英语具有本质上不同的教学定位,突出实用性和个性化,改变当前大学英语处于夹缝中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英汉缩略语饱和度差异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英汉缩略语构成能力以及现实中发展、分布情况的对比分析,探讨英汉缩略语饱和度差异.文章认为,无论是从构词能力还是绝对数量的增长,以及抽样文本中缩略语相对数量的对比,都显示英语缩略语的拓展性要比汉语强,饱和度要比汉语高.文章还从不同层面分析英汉缩略语饱和度差异的内在原因,对正确使用汉语缩略语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4.
语言的作用是传递信息和进行交际。学习外语的目的也是用来交际。但是学习外语是一个间接的过程,在这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处理好文化背景知识,交际就会失败,我们的教学目的也就无法达到。本文将从理论上并以实证的方式探讨英语教学中交际文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学困生"在完成公共英语学习任务过程中,在学习心理、外在表现和学习策略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障碍,其原因在于固有的基础薄弱、挫折感干扰、自主意识差等,这和大学的英语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开展"学困生"学习障碍矫正,需要教师的主动干预和学生的密切配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关于向世界展示、传播中国文化的话题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我们在用它了解世界的同时,也应当不忘通过它来传播、弘扬中国的优秀文化.然而,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重在目的语文化的介绍和学习,对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几乎空白.课题组的同卷调查充分说明了通过大学英语强化中国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词汇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多种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种。词汇衔接手段的运用与语篇构建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本文以胡壮麟、朱永生对词汇衔接的分类为理论框架,借助SPSS(15.0版本)软件对福建省福州市第四中学及屏东中学137位高三学生英文看图写作的词汇衔接方面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作文高低分组在使用词汇衔接上存在哪些差异。实验目的是了解高中词汇衔接教学总体情况,通过分析词汇衔接层面,从而启发高中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8.
熟习文本是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的主要方式。在我们拥有丰富多样的外语学习法的同时,我们似乎忽略了这个最为基本而简单的方法。当代一些成功的学习法归根结底也是强调对于文本的熟习。文章提出有必要把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应用在外语学习上并就如何应用熟习文本学习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晚清外交官陈季同在欧洲期间用法文创作了多种传播中华文化的著作,在西方产生重大影响。陈氏作品极力表达中国社会结构务实稳定的特征和中国人愉悦平和的民族个性,塑造了正面美好的中国形象;在具体的写作中,陈氏善于讲中国故事,使文章极富感染力;陈氏作品又是在传播美善、寓教于乐、展现真诚、贴近对象等文化传播观念指导下完成的,陈氏中学西传的实践和观念对于我们当代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极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