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情境即情景、境地,指的是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情况。数学教学情境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具体学情和教学方法,应用一定的教学媒体而特意创设的模拟生活上或工作中的某些场景。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在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架起了重要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今天,向教研要效益已成为全体教育同仁的共识。而那些教学业绩显著但没有教研成果的老师主要是教学工作繁忙,缺少总结提炼的时间、经验和方法。我的体会是:做学问处处留心,写论文时时提炼。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的1.结合量的计量、估算等知识,通过运用观察、实验、估算、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2.让学生经历大数量估算的全过程,经历猜想、探究、体验、实践,建立对大数量的初步认识。3.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粮食的珍贵,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珍惜粮食的习惯。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活动前期准备1.学生学会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2.学生每小组一架天平,一个计算器,一小袋…  相似文献   
4.
郑序坚 《新课程研究》2007,(8):42-42,5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研活动的广泛开展,观摩课、研讨课、评优课等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可谓屡见不鲜。上好一堂公开课确实不容易,教师们都有共同的体会,上课教师觉得"累",指导教师感到"烦",而听课教师(特别是农村中老年教师)往往是"看看感动,想想激动,回到现实却没有行动",有着"望尘莫及"之感。这些现象的存在,应该说有其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以便解决长期以来教师们感到困惑的,但是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练习,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课堂练习要讲究策略,既要整体地参考练习方法,又要考虑练习设计的具体内容形式,以提高课堂练习的效益。一、课堂练习需要把握的问题1.在“点”上突破。所谓点,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一节课要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过程必须要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时、分的进率及其关系,并能准确认读钟表上所指示的时间;2.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培养学生守时、惜时的良好品行。教学用具录相带、钟面模型、纸条及口算卡。(另,学生可自带一小闹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  相似文献   
7.
“时分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0~72页教学内容。其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及其进率,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难点是钟面上所表示的“几时多”的时刻认读。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分化难点,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