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略分析各种人生境界说,认为最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就是达到人生主体与自然、社会及作为客体的人生等客体世界的和谐统一.这个境界是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实现的自由境界.自由境界与真善美是相通的.因此,自由与真善美是最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
自殷商至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形成的“以德治国”的传统,对于我国古代行政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在中国历史上行政道德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料和生动的人物故事。研究传统的行政道德,对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现代行政道德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生命意志及其分裂作为逻辑起点,以生命的普遍联系作为理论基础,敬喂生命伦理学强调对生命敬畏的绝对性,把伦理的范围扩展到一切动物和植物,并对生命的价值序列的区分加以否定。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与潮汕文化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中,潮汕文化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得到长足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诸多困惑。潮汕文化因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发展中依然前景光明,发展可期。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是一个闪烁着智 慧光芒的民族。在万千 年的物质文明的创造过程中,也创 造了辉煌的精神文明。卷帙浩瀚的 思想理论经典是历代灿若繁星的 思想家们博大精深的学说表述,而 流播久远的格言警语、箴规民谚则 是历经历史大流冲刷陶冶、久经积 淀的思想智慧的精警机智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传统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儒法兼有,而在人生处世立身方面,则是儒道佛杂糅、儒道互济,给人生以力量和智慧,引导人生开拓与避险,给人以精神安身之所。探究儒道互济的人生论,对我们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从积极进取与无为无欲的人生态度中吸取智慧,在人生征途上进退有方,徐疾有度;从见利思义与物我两忘义利观中寻找平衡点,享受现代物质生活,更注重高尚精神生活追求;从推己及人与顺世安命的处世准则学习为人处世艺术;从仁民惜物与道生万物互利共生自然观中借鉴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人们出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注重独立思考、自主判断,道德价值选择呈现多元性.道德建设一方面应正视道德价值选择的多元性,另一方面正确理解的集体主义仍是应坚持的道德价值导向.要注重从实践中吸取道德观念,继承优良传统,面向世界,建立新型的道德体系,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伦理学和人生学的角度探讨人生美的问题.人生美是美的世界中最光彩夺目的部分,它是真和善的和谐统一,是人生向往和追求的美好境界.本文依次探究人生美在真善美中的地位,人生美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并认为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新兴的人生学的建设,对于现实中人们对人生美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以创造美的人生和美的世界,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道德理想的传播普及,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社会教育、舆论宣传,理想人格示范及社会时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自对社会道德理想的传播普及所发生的变化和所起的不同作用,及应加以把握的新特点,为探讨新时期社会道德理想的传播普及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论孔子的“仁学”与“人学”及对现代和谐社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孔子的思想可称“仁学”或“人学”。孔子的“仁学”和“人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关心人、积极入世、注重教育、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些都是我们当今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可借鉴的宝贵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