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有一句话语一直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感到任务沉重而艰巨:“课程成败的关键在教师。”而校长又通常被定格为教师的教师。也就是说课程成败关键之关键在校长。虽然校长这一所谓的“职务”其实担当着非行政职务所能“驾驭”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2010年秋季,贵州省首次在全省范围内审慎而又稳健地启动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行新的课程标准。这是2001年全国自上而下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改以来在高中阶段的扩展和深化。自2001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至今十年了,这十年是在摸索中前行,在刚惑中奋进。回眸十年义务教育课改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界对中小学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有了长足的进步。教育改革实验中有单科、单项教改实验,有整体教改实验,而后者则是教改实验花丛中的奇葩。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就。正为此,笔者认为分析、总结我国普通中小学整体教改实验的经验,并加以理论概括,探讨整体教改实验与教育理论研究深化的必然联系,实有必要。 应该指出的是,整体教改实验对教育领域的改革探索是比较广泛和深入的,其理论假设也在不断地得到教育实践的验证。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验证、丰富和发展理论。我们透过整体实验的教育改革措施及其理论假设,可以从中得到什么理论启示呢?换言之,整体教改实自身揭示和蕴含了哪些教育原理呢?仔细分析我国普通中小学的整体教改实验,可以发现其中的教育实验原理、教育整体性原理、教育民主化原理、个性教育原理才是真正的晶莹璀璨体。笔者认为这四大原理对于丰富、充实我国的教育理论体系,改变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有力地指导教育实践,有其不可忽略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激励模式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问卷法对我国高校教师的激励因素调查 ,并抽拟出激励模型。研究表明 ,高校教师现实的激励需求有 19种。按内在价值的激励特性把 19种因素归纳为五种主要激励动因 ,并排序为 :环境良好、职称有望、出国机会、工作自立、合理待遇 ,此种排序取决于被激励的程度和潜在价值。教师这一知识群体很看重自身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潜力。“知识管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孙武生活在春秋战国后期,其间正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政治上诸侯各国争权夺地、争当霸主,又形成了诸国间的频繁战争。无论是外交斗争或是战争行为,都是大国对小国的欺凌与掠夺,“春秋无义战”,遭殃的是平民百姓。正是在这种不能仅凭经济力量和军事实力争夺权力的时代,致胜的根本在于发现人才,重视人才、情报、组织和管理等一系列“智与力”的活动,所以《孙子兵法》高度浓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需要新型的教育,只有新型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新型的人才。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认为:“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教育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特殊职业,更需要关注教师的“全面和终生发展”,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成为带领并陪伴学生的“发展者”。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作为学校组织,学校的教育活动更能体现出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在学校环境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以学习为前提。…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内蒙古境内301国道博克图--牙克石段冻土路基病害发生的原因,探讨了对冻土路基病害的一般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任何职业人群的劳动都有共性与个性,教师群体也不例外。但教师劳动的过程与结果和这个世界上任何职业群体不同的是“一次性”“、唯一性”,不可能返工重来。教师的劳动不是进行生产、加工,而是呼唤灵魂、感化良知、启迪智慧、健全人格、创造精神财富、创造社会文明。教师面对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处于降解末期的天然垃圾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粉煤灰和水泥的混合物作为固化剂,通过粉煤灰—水泥固化剂对垃圾土进行加固.研究表明,垃圾土中掺入固化剂后,颗粒间由原来的弱连接变为胶结连接,解释了固化垃圾土较垃圾土强度得以提高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0.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中原有的"劳务费"定义使得科研项目科研人员人力投入得不到合理补偿,这种现状应当是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诸多不合理现象的深层次制度的原因。近年出台的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中出现的"间接费用"和"绩效支出"概念,为科研项目的依托单位实现科研经费科学管理提供了合法途径。在对各类新出台的科研管理政策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实际,给出了对科研工作人员合理进行劳务补偿和绩效激励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原则和流程示例,建立公开、透明、科学的项目考核评价机制,既要简便易行,又要规范科学,防止科研经费的违规滥用,同时注重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绩效支出管理办法的科学制定和合理实施有利于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科研项目产出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