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唐庆华古体诗作在题材、主旨、情景、理趣以及语言技巧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表现功力,他的诗作在保持诗歌传统的同时,做到了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对古体诗歌在现今时代的流变做了有益的尝试,这对彰显民族文学精华,启迪后来才学追求颇有稗益。  相似文献   
2.
唐庆华古体诗作在题材、主旨、情景、理趣以及语言技巧等方面均有独到的表现功力,他的诗作在保持诗歌传统的同时,做到了与时俱进、不断革新,对古体诗歌在现今时代的流变做了有益的尝试,这对彰显民族文学精华,启迪后来才学追求颇有稗益.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以其独具面目的格律诗词创作,在中国现代诗坛自领风骚数十年.如何认识和学习毛泽东诗词?该文试图从史诗内容、教育功能、继承创新、诗歌改革等方面,对毛泽东的诗歌主张和创作实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大量的历史资料说明了峣关、蓝关在历史上的确切位置,秦汉时的峣关、唐时的蓝关,都在今商洛市的商州区。有些历史资料虽有不同记载,但追本求源,这些不同的记载仍证明了秦汉时的峣关、唐时的蓝关都在今商洛市的商州区。近代、当代权威性研究成果证明这种看法。  相似文献   
5.
唐代韩愈所经的蓝关,在蓝田还是在商州?搞清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唐宋文献中所栽的“蓝田县东南”的里程。而对“蓝田县东南”的里程的正确理解又和“传统习惯里程”这一概念息息相关。在明确了“传统习惯里程”的内涵以及古今里长的差异的基础上,经过古今里长的换算,得出了唐宋人所谓的“蓝田县东南”90或98里之处的蓝关,就在商州西北的牧护关一带。  相似文献   
6.
韩愈贬赴潮州刺史途中,赋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学《语文》课本注释“蓝关”在蓝田县,吴金夫同志又著文说在广东龙川县。本文引用足够的地理、方域历史资料及其他证据证明:韩诗所写指的“蓝关”,在今商州市牧护关,即古峣关旧所;不在蓝田县,也不在龙川县。  相似文献   
7.
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基本点:爱国主义.“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对我们国家要爱,要让我们的国家发达起来”.(《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相似文献   
8.
秦汉峣关、唐蓝关小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量的历史资料说明了峣关、蓝关在历史上的确切位置,秦汉时的峣关、唐时的蓝关,都在今商洛市的商州区.有些历史资料虽有不同记载,但追本求源.这些不同的记载仍证明了秦汉时的峣关、唐时的蓝关都在今商洛市的商州区.近代、当代权威性研究成果证明这种看法.  相似文献   
9.
现行《古代汉语》教材,或把“仄仄平平平仄平”(五言为“平平平仄平”)句式略而不提,或将其视为甲、乙种句之间的“对句相救”,不尽妥当。本文认为,此种句式是独立的,是乙种句式的变格。在阅读、写作和分析律诗、绝句时,是一种不容忽略的平仄句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江总书记的《七绝二首》及《子夜歌》词从思想、艺术方面进行了分析、鉴赏;并从中得到启迪,对当前如何继承传统诗词、构建新诗诗体以及进一步繁荣我国诗歌创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