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
本研究以379名四到六年级小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小学生自我报告的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父母报告的教育卷入行为,并通过学校获得小学生的学业成绩。结果发现,小学生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均对其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且教育期望、学业自我效能感与父母教育卷入的三阶交互作用显著。对三阶交互作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1)当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且教育期望较高时,父母教育卷入对学业成绩有负向预测作用;(2)当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高但教育期望较低时,父母教育卷入对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3)当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较低时,无论其教育期望高或低,父母教育卷入对学业成绩均无显著预测作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牵制了其教育期望是否在父母教育卷入与学业成绩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性行为,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国内外的研究大多致力于个体自身和环境对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的影响研究,跨民族的对比研究很少。在喀什地区某幼儿园随机抽取40名中班幼儿作为被试,得出以下结论:幼儿园中班幼儿整体分享水平不高,不分享的幼儿占总体的30%;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和不同组别的幼儿之间分享行为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监测是对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周期性的科学评估。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是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素质教育、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保障。我国虽然制定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规划与政策,但却尚未建立系统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体系。对此,本研究在梳理过往理论和实证研究、总结国际先进心理健康调查项目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健康监测框架的构建应站位于医学和教育相结合、国际经验和本土化相结合的视角。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形成了包含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两大部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框架,对未来我国心理健康监测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了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419名四年级到六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学业成绩、父母学校效价和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对男生群体而言,父母学校效价在学业成绩预测积极情感时起调节作用,父母学校效价高的学生,其学业成绩能显著正向预测积极情感表现,但父母学校效价不能调节其学业成绩与消极情感的关系;(2)对女生群体而言,其学业成绩能显著正向预测积极情感表现,也能显著负向预测消极情感表现,但父母学校效价对学习成绩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这个结果说明,父母学校效价对学习成绩与积极情感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