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刻画自然和社会规律和科学语言的有效工具.这说明数学也可以看成一种语言即科学的语言.这也就是指数学为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概念工具.数学语言根据外部特征,可以分为三种: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文字描述直白具体但不简练,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许多教师认为,高考命题应该根据教材进行命题.鉴于这种认识的普遍性,高考命题的研究者和开发者必须研究教材和高考的关系,阐明高考与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学校教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解2006年全国高考理科卷第21题:“已知抛物线 x~2=4y 的焦点为 F,A、B 是抛物线上两动点,且■=λ■(λ>0),过 A、B 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 M,(Ⅰ)证明:■为定值;(Ⅱ)设△ABM的面积为 S,写出 S=f(λ)的表达式,并求 S 的最小值.”的第(Ⅰ)小题时,发现两切线的交点轨迹是定直线 l:y=-1,这个结论在一般情况下能否成立呢?认真探索可以得到以下性质:  相似文献   
4.
聚焦2010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我们可以看到,福建卷的命题在稳定中求变,在变革中深化课标理念,适度创新抑制题海战术,考查潜能彰显选拔.1.试卷分析1.1稳中求变《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对考试性质、考试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及试题结构等都作了明确的阐述,它是广大师、生复习备考的依据,也是高考命题的依据,2010年高考数学福建卷严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各项规定,在知识内容及比例上、各类题型及比例上、总体难度及难度比例上……都保持了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下的高考命题备受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关注.如何命出有利于推进新课改,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教学的高考试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点课题.笔者认为要命好一份高考试卷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解201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一试第11题:"作斜率为1/3的直线l与椭圆C:x2/36+y2/4=1交于A,B两点,且P(3√2,√2)在直线l的左上方. (Ⅰ)证明:△PAB的内切圆的圆心在一条定直线上; (Ⅱ)若∠APB=60°,求△PAB的面积."  相似文献   
7.
1.函数的考查要求(1)了解函数的定义;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结合具体函数,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聚焦2010年高考数学福建卷,我们可以看到,福建卷的命题在稳定中求变,在变革中深化课标理念,适度创新抑制“题海战术”,考查潜能彰显选拔.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颁布的高考数学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以下简称为"课标考纲"),是我省2009年课标课程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编写和2009年课标课程高考数学科命题的主要依据.如何领会"课标考纲"的精神,把握"课标考纲"的本质,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据笔者调查,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开展尝试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能动地开展认知活动,并在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自主地研究解决问题.课本中的习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解题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数学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