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大学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术研究的领军者,他们的职业特点和生存方式与其他职业迥然不同。教学、读书、研究是大学教师的主要生存方式。教学是大学教师的立身之本;读书是大学教师的知识之源;研究是大学教师的思想之库。大学教师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三者及其相互关系,重视三者之间的相互结合,努力成为专业者、学习者和研究者于一体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2.
"U-G-S"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而逐步形成的由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和中小学相互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教师的一种合作开放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山西师范大学在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锐意进取,从目标设置、组织制度、合作内容、合作形式、保障体系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的体制机制,在实践中诠释了这一模式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我国目前实行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是一种双轨制,即师范生实行自然资格,直接申请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而非师范生实行法定资格,通过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这种双轨制是在我国教师数量短缺、教师地位不高的背景下产生的,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教师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资格考试双轨制的弊端日益凸显,亟待并轨,从双轨制走向单轨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这一转变的具体策略包括:逐步建立统一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建立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设置教育辅修专业,规范非师范生的教育补修制度;严格实习制度,把教育实习纳入教师资格考核环节,提高申请者的实践能力。惟其如此,才能不断完善我国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教师具有"经济人"、"社会人"、"道德人"、"学术人"四重身份标识,其中"道德人"身份是贯穿其中的灵魂和关键,对大学教师的"经济人"、"社会人"、"学术人"身份起着统摄和调节作用。现实生活中,大学教师的"经济人"、"社会人"、"学术人"身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造成这种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从伦理学视角理性地认识大学教师的"道德人"身份。只有突显大学教师的"道德人"身份,才能纠正大学教师作为"经济人"、"社会人"、"学术人"的异化问题,使大学教师的人格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
6.
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之一,参与社会服务是师范院校应对外部挑战和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当前,师范院校在社会服务功能定位方面存在两种偏向:有的学校无视社会功能,有的学校却盲目地参与社会服务。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师范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的正常发挥。正确的做法是,依据不同类型师范院校自身的条件,准确定位社会服务的范围和内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活动,促进师范院校特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