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阐述了以巴黎释意学派的核心内容"deverbalizatio"为指导创建口译教学模式的新理念。针对目前口译教学的现状,笔者提出了口译教学中存在的诸如缺乏理论指导、理论与实践不能紧密结合、教学手法单一、自主学习环节缺失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通过口译理论教学、口译训练方法教学、模拟真实场景口译教学、口译课后自主训练和口译训练设备支持等环节使口译学员能更从容地做到在双语间的转换,从而有效地提升交替传译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后现代语境之下,翻译研究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透过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视角,本文分析译者这位特殊的读者和原作阐释者经历的完整翻译过程:信赖翻译对象、融入翻译作品、输出翻译内容直至补足翻译信息。在充分彰显译者主体性的前提下,译者更须重视与其他翻译主体即原著作者、原文文本及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3.
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不仅有利于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有利于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从徽章到吉祥物,从奖牌到图标设计,从冬奥场馆到办奥理念,从开幕式到闭幕式,整个冬奥会都彰显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其中包含的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专有名词更是数不胜数。本文结合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音意结合法和固定译法这五个方面详细探讨这些专有名词的翻译方法,发现只有译者对专有名词翻译处理妥当,才能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