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金贝翎 《学语文》2005,(5):6-36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见卷首)是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戴天山,与李白的居处青莲乡同在四川省江油县。两处相距不远。在这首五律中,诗人通过描述访友未遇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真挚感情。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幽丽;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相似文献   
2.
"萤"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多次被写进诗作中,成为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在唐代,咏萤诗及与萤意象有关的诗突破了前代诗人对萤物理特征的描绘,被赋予了历史、文化甚至人格方面的涵义.  相似文献   
3.
萤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然而萤大量地出现在诗歌中却是在中唐以后。本文拟通过归纳唐诗中所描述的萤意象,探讨其中的深层意义,来挖掘隐含其间的历史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4.
谢(朓)作为南朝著名诗人,其一生命运多舛,历经宫廷数次夺权风波,曾两次外放,两次还都,写作了不少的行旅诗.本文拟将谢(朓)行旅诗创作与其仕宦经历结合,考察其行旅诗中思乡、恋阙、希隐三种矛盾感情的产生及化解.  相似文献   
5.
三张,即西晋张栽、张协、张亢三兄弟,是晋初太康时期的文学家.三张虽非西晋文坛的巨擘,但其创作在有晋一代仍是可圈可点.其文学实践中的创作倾向与审美追求,体现出重真情、重穷形写物、重文辞清丽、工整的文学创作观.  相似文献   
6.
箴、铭两种文体因都具有劝戒的性质,故人们在论述文体时,往往将两者归为一类,而作为两种不同的文体,其差异自然也不容忽视。从箴、铭二者的源起、用途、所施之物、体制和风格、发展趋向等五个方面加以比较,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萤”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多次被写进诗作中,成为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在唐代,咏萤诗及与萤意象有关的诗突破了前代诗人对萤物理特征的描绘,被赋予了历史、文化甚至人格方面的涵义。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归纳前人对此有关论述基础上,从《招魂》这一文学本体出发,通过对《招魂》结构、内容的分析,试图证明《招魂》的作者并非屈原,可能是传说的另一人——宋玉。  相似文献   
9.
三张,即西晋张载、张协、张亢三兄弟,是晋初太康时期的文学家。三张虽非西晋文坛的巨擘,但其创作在有晋一代仍是可圈可点。其文学实践中的创作倾向与审美追求,体现出重真情、重穷形写物、重文辞清丽、工整的文学创作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