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借鉴苏霍姆林斯基以义务感为核心进行家校(园)合作的教育经验,对当前家园合作工作的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义务感为核心的家园合作实践模型,其本质特征为以义务感为驱力与目标,义务感在家园合作的超循环系统中旋升。建立义务感为核心的家园合作实践模型就是以夫妻之爱提供儿童义务感生长的土壤,以父母子女之责滋养儿童义务感的幼苗,以家园合作成就义务感的快速生长,以幼儿园教育播撒义务感种子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2.
《粜米》写的是三十年代农民获得丰收后去万盛米行粜米,结果却得了比往年更坏的兆头,反映了旧社会农民深受地主、资本家、帝国主义的三重剥削。课文线索清晰,粜米前后的情景及旧毡帽朋友的活动变化都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材料依据。因此,在  相似文献   
3.
优化大学生心理档案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心理档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自我发展中有着多重服务功能及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档案的作用,需要重视目前管理及应用中的几大问题,优化大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机制及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钱雅文 《今传媒》2011,(12):25-26
知识产权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制度支撑。随着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创意经济活动中必将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大力推进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就必须认真考虑到以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和维护这些方面作为重要的内容来共同构建知识产权的战略,才能以比较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带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央民族大学李耀宗教授在论"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时说:"传统文化之古,涵载着我们国家的‘国谱’.作为中国人,传统文化素养当作素质教育之‘基’,偏离此‘基’,素质教育必伤‘根本’:轻则导致畸形残缺;重则发生台湾吕秀莲数典亡祖那样的极端恶例."而<孟子>思想作为儒家道统的经典,无疑是中国文化的道统之声,它的文化素养对素质教育起着"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理财理念不断进入人们的大脑,理财已是人们口中的时髦词汇。对理财教育,大家也不陌生。但是,关于理财教育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正确认识理财教育,首要的就是要知道理财教育的概念。一、理财教育概念的两方面解读究竟应该如何解读理财教育,综合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方面,从金融角度来看,理财是指一种财务规  相似文献   
7.
朋辈心理辅导具有亲情性与友谊性、自发性与义务性、简便有效和直接干预等特点.在高校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助于学生通过互助实现自助.高职院校实施朋辈心理辅导的途径是建立健全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网络,广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建立朋辈心理互助组织;主要形式有互助式心理训练、互助式心理激励、互助式心理辅导、互助式心理暗示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不断完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投资理财、消费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目前,我国介于15岁至24岁的青少年超过2.4亿。然而,我国对青少年的财商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缺失,致使青少年在理财、消费理念上产生许多误区和不良后果,这既违背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培养符合市场经济需要、懂得如何理财和消费的具有高素质的青少年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或个人的舆论上的压力,从而在观点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中学生中极其常见,特别是高中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限制,思想还不成熟,也最易从众。因此,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克服和避免在多数情况下可能出现的从众副作用,对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培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由于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的或个人的舆论上的压力,从而在观点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多数人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在中学生中极其常见,特别是高中生,由于知识和阅历的限制,思想还不成熟,也最易从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