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教师针对90后学生思想开放,崇尚自由,追求时尚的特点,可以用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反面案例使学生认识到错误行为的危害后果.学生明辨是非后,才能树立正确的信念并自觉践行.学生通过分析反面案例可认识到,人要有自律精神,个人言行不可突破社会的道德底线,不可突破法律的约束.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反面案例,有利于使学生言行举止符合社会总体价值观念要求.教师要把握好反面案例的选取原则和运用方法,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庄子和惠施分别是先秦道家和名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在《庄子》中记载了两人的许多辩论和对话,最著名的辩论就是“濠粱之辩”。通过“濠粱之辩”可以看出庄子与惠施哲学思想之差异。具体来讲有三点:“天地一体”与“天地一指”:世界观之差异;“乐”与“知”:认知方式之差异;“逍遥”与“泛爱”:人生哲学之差异。  相似文献   
3.
庄子和惠施分别是先秦道家和名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在《庄子》中记载了两人的许多辩论和对话,最著名的辩论就是"濠粱之辩"。通过"濠粱之辩"可以看出庄子与惠施哲学思想之差异。具体来讲有三点:"天地一体"与"天地一指":世界观之差异;"乐"与"知":认知方式之差异;"逍遥"与"泛爱":人生哲学之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以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在华留学生身上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的共性和个性,并提出有助于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现象的建议和有益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环境刑法的根本目的是保护环境法益,而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只注重对环境犯罪侵害人身、财产法益的保护。本文通过分析现行立法制度,提出对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应做出修改,扩大刑法的环境保护范围,落实环境保护“预防为主”原则,加大刑罚处罚力度,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希望文章能为我国环境刑法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