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陆建 《中学教研》2009,(9):20-22
1问题的提出在笔者所在学校高一期末数学试卷中,有这样2道试题:  相似文献   
2.
拥有与别人良好沟通和交往的能力是能否立足于当今社会的重要因素。文章就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培养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必要性和有利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1跑步—人类第一运动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这是2500多年前镌刻在古希腊埃拉多斯山崖上的格言。地球上出现了人类,就有了跑步。在远古的渔猎时代,人类为了生存,必须走、跑、跳障碍,发现野兽或猎物时,必须迅速地奔跑、追捕。这些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就是原始的长跑运动,也是体育产生的根源。起源于生活实践的长跑作为人类第一运动一直延续至今。人体生命是由心脏搏动、血液流动、肺泡启合、胃肠蠕动以及全身各循环系统的新陈代谢等组合起来的一架机器。如血液通过心脏循环,把氧气氧料输送到全身,各组织的细胞把各种代谢的废物,经血…  相似文献   
4.
电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给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教学手段和方式的革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必备技能,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使用多媒体课件紧扣时代脉搏,可以很好地陶冶学生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突出教学难点重点。在很短的课堂时间内,增加教学信息量。然而,对于当前出现了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的现象。提出的对策有: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而应相辅相成;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加强对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多媒体技术的定期或不定期培训;树立正确的理念,不能盲目迷信多媒体;加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  相似文献   
5.
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0多年来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摸索出了一套适应交通工程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思路与方法。突破了实验课程建设的单一模式,面向工程实践,拓展了实践教学的内容,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采取多种实践教学手段,对交通工程专业要求的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2欣赏本题的理由 2.1注重基础,强调综合 这道题主要考查导数在研究函数单调性及最值中的应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不等式等基本知识,同时又以三次函数为载体,以探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参数的取值为目标,巧妙地将上述内容糅合在一起,突出知识的综合贯通和交叉联系,体现了在知识网络交叉处命题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仔细研读课例《不等式的性质(第3课时)》,安老师完整的教学设计(含教学实录、三个预案、设计体会),富有诗意的开头,寓意深刻的结尾令人回味无穷,而让学生自主分析研究问题,探究发现规律,注重数学本质,突出知识运用,体现文化价值等新课程理念在课例中得到很好的体现,整节课充满了浓烈的“数学味”,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引条件增设 搭解题脚手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面对一道较难的数学题时,常常感到题目的条件好象不足,似乎还缺点什么?此时如果给题目添上一点“已知、假设”,那么题目就容易入手,解题者也会“如虎添翼”,求解则变得比较顺利.这种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不改变题意的情况下,增设一点条件使问题更便于求解的策略,就是“条件增设”的策略.在解题中,我们要适时引入条件增设,为解题搭置脚手架。  相似文献   
9.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有多种表征形式,从多元表征的视角实施两角差余弦公式的教学,有助于学生从多角度深刻理解公式、把握公式,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从多元表征的教学价值、表征形式的合理选择、表征出现的顺序设计、表征理解的持续深化等方面对两角差余弦公式的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断】《生命生命》第二自然段的教学。师:先读一读,想想这段话写了件什么事。(出示:夜晚,我写稿子,一只飞蛾在我头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台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捉住了它。我想弄死它,但它鼓动着双翅挣扎,我感到一股力量在跃动,强烈而鲜明。这样一只飞蛾,只要我的手指一用力,它就不会再动了。可是那翅膀,挣扎的生之欲望,令我震惊,我就放了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