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二指肠憩室是一种较常存在的病变,但因为很多憩室无临床症状,因而不容易及时发现。我院从1978~1987年间收到5例十二指肠憩室,现报告如下。一、发病年龄:本病多发生在40~60岁之间的中年人,本组最小为12岁,最大为66岁,平均46岁。男性2例,女性3例。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思维影响语言。汉英思维模式差异不仅导致语言结构的不同,而且影响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形成。受汉民族思维模式支配的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忽视学习主体,效果不佳。《英语课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的价值取向,开辟了有效的英语教学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水库生态系统中温暖的阳光,碧波涟漪的库水及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养料,……是一切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非生物环境,它却是哺育着水库中各种生物有机体的“摇篮”。水中的光合细菌,浮游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库岸陆生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等是水库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初级生产者),每当旭日东升的时候,系统中的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1991年8月3日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对一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二尖瓣膜置换术,取得成功。这是我院建院以来第一例二尖瓣膜置换术,为我院心外科填补了一项空白,标志着我院外科向高尖技术发展,使我院心外科向前迈进一步!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李××,女,46岁,主因心悸、气短三年,加重三个月于1991年7月15日入院。  相似文献   
5.
人工气管移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种能与人体气管愈合成为一体的人工气管的制做方法。方法:选用大动物(羊),切除颈段气管5cm,用异体新鲜组织(羊)制成5cm长的人工气管,与实验动物气管上下端吻合。手术后半个月、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拍X线片、支气管镜检查,观察人工气管愈合情况。定期观察吻合口愈合、血运及人工气管内情况,为临床人工气管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本组4只实验动物实行人工气管移植,均获成功。结论:通过该方法可使人工气管移植成功,但例数较少,尚需进一步研究,以便早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前臂骨间背则神经(即挠神经深支)由于局部解剖上的特点,当受到压迫、牵拉,摩擦时,可引起神经麻痹症状。国內报告较少。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25岁,工人。主因左手指背伸无力半年,于86年6月12日入院。患者于半年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左前臂疼,呈持续性钝疼,五天后疼痛减轻,左手指出现背伸无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自1998.5~2000.4月共施行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术3例。将患病肺叶带主支气管切除,把健肺叶支气管与主支气管吻合。结果:3例痊愈出院。随访3月~2年3例病人均健在。结论:该术式彻底切除了原发病灶,达到了根治的目的,又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肺功能,术后生命质量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胸腔胃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食管癌病人220例,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110例,弓下吻合术110例.在手术前3d和手术后1、2、3、5、7、10、14d进行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测定,动态观察呼吸功能的变化规律.结果:弓上吻合术较弓下吻合术动脉氧分压、肺功能各项指标低.动脉氧分压于术后第二天降至最低,以后呈逐渐升高趋势,至术后14d恢复到术前的90%.肺功能各项指标于术后第二天降至最低,以后呈逐渐升高趋势,至术后14d恢复到术前的60%.结论:食管癌术后胸腔胃对呼吸功能有重大影响,弓上吻合术较弓下吻合术呼吸功能减退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1993年5月份收治一例右后纵膈神经膜瘤自发性破裂引起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经积极手术治疗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患者刘某,男,29岁,主因胸憋、气短一小时就诊,在问诊的过程中突然晕倒,PE:P:130次/分,R:28次/分;BP:8/6kpa,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右侧叩浊  相似文献   
10.
稻田养鱼是研究,利用稻养鱼,鱼促稻的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达到稻谷增产,鱼增收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的目的,是行之有效的农业生态工程措施之一。《魏武四时食制》中记载:“郫县子鱼,黄鳞赤尾,出稻田,可以为酱。”说明四川稻田养鲤鱼在汉魏时期已经盛行.唐朝末年刘珣编的《岭表录异》中记录:“新陇等州,山田栋荒,平处以锄锹,开为町疃何春雨,丘中储水,即先买鲩鱼子,散田中,一,二年后,鱼儿长大,食草根并尽,即为熟田,又收鱼利,乃种稻,且无稗草,乃齐民之上术也。”这是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