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教育工作者对“应试教育”的反思愈来愈深刻,其中大家批判得最多的是其价值取向──“片面追求升学率”,因为它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获取高分和高升学率,教师主动成为不辞辛劳的知识“发生器”与“转换器”,学生则被动成了不知疲倦的“考试机器”和永不溅溢的“知识容器”。在令教师家长欣慰陶醉的高分、高升学率的表象之下,却掩藏着学生能力弱、思想贫瘠、人格幼稚等真相。人们虽能从思想观念上认清这一弊端,但因未能彻底根除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再加上人们对这一传统模式的习惯惰…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低效的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应试教育”倾向仍很严重。受其影响,我国中小学存在下述一些导致德育工作低效的弊端:  一、德育指导思想上的“唯智倾向”  现代社会特别重视教育的经济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发展经济所急需的各种人才,且评判和选拔这些人才时多侧重于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才能的考核。在此社会背景下生长起来的“应试教育”,具有严重的唯智倾向,集中体现为普通教育中的“分数至上”与“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估某个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业绩等的唯一指标就是学生的考试…  相似文献   
3.
本介绍了教师专业化这一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并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在师范性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对高等师范教育的师范性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是对其价值观形成的各方面情况有比较系统的了解.青少年价值观形成中的主要矛盾是个人价值、自身利益与社会价值、集体利益的矛盾,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的矛盾,追求物质享受与陶冶精神情操的矛盾,索取与奉献的矛盾;社会思潮、家庭教育和青少年自身主观方面的消极因素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师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在教学中的各种决策总是以他对知识、学习和教学的理解为基础的,就中小学教师对知识、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的初步研究表明:教师们普遍认识到知识是相对的、辩证的和有联系的,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建构学习,并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的活输,而是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教师在知识观的“机械——辩证”和学习现的“接收——建构”两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教师学习观自身的两个维度之间也有显著的正相关,人师的教学观与知识现的“机械——辩证”维度以及学习观的“接收——建构”维度都存在总显著的相关;只有学习现的“接收——建构”维度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学历与教龄在教师知识现、学习观和教学观各线及上未见统计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