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略论高等师范院校必须树立大德育观陈光莲任何一种观念体系都是历史的、时代的产物。树立科学的正确的德育观,首先必须探讨学校德育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大系统中处于什么地位和具有什么作用,即要从全局的高度来把握它的时代特征;其次必须探讨如...  相似文献   
2.
<正>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在他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为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刘少奇同志不仅在党的建设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教育思想上,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指示。  相似文献   
3.
端正办学思想,全面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要点点滴滴做起,一项一项落实。把课外活动认真地抓起来,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从全省来看,中小学的课外活动还开展得不够平衡,有的学校对此甚至无人过问,课外活动变成了“自由活动”。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智能的问题,本刊从1981年第二期起,开辟了一个讨论专栏。至本期止共刊出九期,六十九篇文章,计十七万多字。许多作者积极为本专栏撰稿,许多读者因受专栏文章的启发而投书本刊表示称赞。对于作者的支持和读者的鼓励,我们衷心感谢!如何培养学生的智能,是当前学科教学和学校教育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必须继续探讨下去。1985年本刊虽不以专栏的形式进行探讨,但是培养智能的文章,我们仍然十分欢迎,并继续择优刊用。这一期,我们约请陈光莲、罗来栋同志写了一篇文章,作为前段探讨的小结和深入探讨的引子。正如文章所说的,关于培养学生智能的问题,原来只是一股潜流,现在已冒出了地面,激起了阵阵浪花。但愿潜流迅速汇成海洋!我们热切地期待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分析当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出发 ,剖析了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盲点”和“误区” ,进而扼要地阐明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教育思想简论陈光莲恩格斯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期时,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赞扬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马恩全集》第20...  相似文献   
7.
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工作母机”,是培养师资的人才基地。师范教育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本文着重谈两个问题。(一)师范教育的发展1.为什么要发展师范教育?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来说,人人都要通过各种形式受一点师范教育,都要懂得一点心理学、教育学。鲁迅说不仅要有师范学校,还要有父范学校,教师要上师范,当父亲的也要上师范。从青少年儿童上学对师资的需求来说,无论是当前还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师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来,我国复式教学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这种新局面突出表现在:复式教学事业迅速发展,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复式教学改革更加深入,理论研究有了某些新突破。一、我国复式教学事业的新发展近些年来,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复式教学呈现出繁荣景象。(一)管理和教学两个领域的研究气氛日益浓厚  相似文献   
9.
<正> 1.什么是战略?为什么要研究发展战略? “战略”原是军事名词,指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近些年来,“战略”一词广泛用于社会与经济以及各个领域的研究之中,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包含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结构和战略对策等内容。 近几年来,各个地区、部门竞相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这是个良好的开端。这股“战略热”是付出了许多学费才掀起来的:1958年的“土冒进”和1978年的“洋冒进”,都是因为  相似文献   
10.
自宋仁宗宝元、康定(1038——1040年)以来,宋王朝内外矛盾不断加剧,国势日趋孱弱,内忧外患连年不断,严重动摇着宋王朝的统治。宋统治集团和一般士大夫日益感觉到,如不进行一定的变革,势必动摇宋王朝的统治和影响士大夫切身利益。在这种形势下,士大夫的代表人物范仲淹最先提出了一套改革方案,并于1043年间付诸实施。范仲淹的改革正值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所以这次改革就称为“庆历新政”。范仲淹为了扭转“夷狄骄盛,‘寇盗’横炽”的严重局面,以稳定宋专制主义的统治,首先进行官僚政治的整顿工作。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