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0年春季,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师生对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习家店镇龙口村的龙口旧石器遗址进行了发掘与调查。发掘的第一层与调查所得的石器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及三类工具共计27件,这些石器以石英岩与片麻岩为主要原料,包括砍砸器、薄刃斧、手镐、手斧、刮削器及雕刻器等石器工具类型。这些遗物的发现与研究不仅是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这一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传承、社会形态、生业方式、环境变迁、手斧的类型研究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佐证。  相似文献   
2.
目前,旧石器研究中的研究趋势主要是研究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主要文化特征。显而易见,首要研究的就是石制品的生产技术以及石器的类型和形态。这种趋势的优势是在于石制品代表了考古学文化中的主要成分。包括石制品埋藏环境在内的其他因素,由于自然地质原因而容易缺失。大多数年代超过2万年的旧石器遗址都位于山麓地带、冲积扇以及阶地等区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内考古学学科的发展,目前我国各高校考古学专业研究生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与创新。根据目前国内高校考古学专业教学的现状,本文以动物考古学为例,论述了动物考古学方向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提出了进一步改革的思路。介绍了开展动物考古学教学改革研究活动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并总结了教学改革取得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摈弃满堂灌的授课模式,培育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农科类本科人才,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寻找适合新教育体制下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遗传学课程的尝试性变革进行了介绍,首先在教学时数分配上,将现行的讲授、实验教学法改变为讲授、小组课下讨论、小组课堂讨论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其次打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再次改变期末考试决定学生的课程成绩的单一考核方法,重新制定以考核学生综合素质为根本,突出过程考核、综合能力考核、自主学习能力考核等,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相匹配的现代化考试体系。  相似文献   
5.
"拼盘式"教学模式是根据不同教师的科研领域方向或专业特长,将课程教学由传统的一人"通讲"改为多位教师组合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本课程组经过三届学生试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遗传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强、应用广泛。提高遗传学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关键在于抓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工作的体会,浅谈如何提高遗传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7.
桦甸仙人洞遗址是东北地区一处重要的旧石器遗址,时间跨度从旧石器早期之末或中期一直延续到晚期,属于典型的小石器工业类型。原料以角岩和石英为主,其他原料次之。剥片以锤击法为主,偶有砸击法。工具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钻、琢背小刀等,其中以刮削器为主,工具修理以锤击单向加工为主。工具毛坯以片状毛坯为主,加工长度指数及加工宽度指数较低。古人类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策略获取原料,原料利用率相对较高。该遗址的发现,为恢复古人类的生存环境,探讨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人类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特点和适应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遗传学》是农学和生物专业等学科在本科学校教学中必修的主要课程。本文从《遗传学》教学的特点出发,分析了《遗传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遗传学》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善、计算机辅助课件的创建、电子版教材的编写、教学质量的测评、实验项目的创新以及教学效果提高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实验方法与技能,提高科学素质、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改革,借助多媒体视频及其他声像资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对遗传学乃至整个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根据目前国内高校考古学专业田野实习的现状,本文从"80后"教师的特点以及"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着重探讨了田野考古实习中"80后"教师和"90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提出了一系列改变教学关系中现存问题的思路和途径,试图为构建良好的新型教学关系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