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陈功兴 《高教论坛》2014,(12):104-106
探讨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适应性完美主义、沉思与抑郁的关系。采用FMPS中文版、RRS中文版、CES-D量表对8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非适应性完美主义者倾向于用沉思的反应风格来应对负性情绪,从而产生抑郁;适应性完美主义对抑郁的负性预测作用不是以沉思为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2.
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基于学生心理特点、专业特色和社会需要,以专题式教学模式融入心理素质拓展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提升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生涯规划尚局限于职业指导,生涯规划教师理论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高校学生对生涯规划重视程度和生涯规划能力不足。提出建构三维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体系、建立基于TSQ模式的生涯规划师资队伍、注重素质拓展训练体验式教学模式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沉思的概念、理论、心理结构、测量方法等方面的探讨,认为沉思与抑郁的关系仍然是沉思研究的焦点问题,因此,沉思的跨文化研究和沉思对抑郁影响机制的研究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Scheier等人首次提出了气质性乐观(dispositional optimism)的概念,认为气质性乐观是对未来好结果的总体期望,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是单因素模型结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具有主观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